笔下文学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古风故事集 > 第259章 珠还合浦其二

第259章 珠还合浦其二(2 / 2)

冯生在林御史衙中半年,深得信任。这一日,随御史出巡河间府。旧地重游,感慨万千。他抽空悄悄去探柳家,却见宅院荒芜,蛛网纵横,一问邻舍,才知柳员外因一桩官司破家,夫妇双双气死,小姐下落不明。冯生闻此噩耗,肝肠寸断,哭倒在地。

原来那日冯生逃走后,柳员外逼女改嫁。珠娘性情刚烈,深夜悬梁自尽,幸得小鬟发现救下。柳员外又惊又怒,将她锁在房中。不料半月后,有仇家翻出旧案,告他贪赃枉法。官府抄没家产,柳员外一病身亡。柳夫人投井自尽。珠娘被官卖为奴,幸得李馆主兄妹闻讯,凑钱赎出,藏在乡间。这些情节,冯生如何得知?

冯生悲恸之余,辞了林御史,发愿要寻访珠娘下落。他想起李馆主或知内情,便回河间府寻访。到得学馆,只见门户紧闭,问左右邻居,说李馆主携妹搬往乡下已久。冯生依言去寻,奔波数日,全无消息。这一日傍晚,错过宿头,见山脚下有座荒庙,只得进去栖身。庙中供着马头娘娘,神像剥落,香火断绝。冯生又饥又乏,拜祷道:“若娘娘保佑弟子寻得珠娘,定当重修庙宇,再塑金身。”祷毕,和衣卧在神座下。

朦胧间,忽见一女子翩然而入,却是柳珠娘,悲泣道:“相公好狠心!害得奴家好苦!”冯生忙扯住她衣袖,道:“小姐莫走!”猛然惊醒,手中却扯着一幅破幔帐。正怅然间,听得庙外马蹄声响,有人道:“这庙可歇马。”进来两个军汉,押着几辆囚车。冯生借火光一看,惊得几乎叫出声来——最后一辆囚车中囚的竟是李馆主!冯生待军汉睡熟,悄悄摸到车边,低唤:“李兄!”李馆主睁眼见是他,流泪道:“冯兄,我冤沉海底!”原来本地有个豪绅欲强买他家祖坟地,不从,便诬他通匪。冯生道:“兄台放心,我必救你。”问起珠娘,李馆主道:“舍妹与她同在乡间,明日官军必去搜捕,速去报信!”说了一个地址。

冯生不敢耽搁,连夜赶路。天亮时分,找到那处村庄,只见官兵已围住一所宅院。冯生情急智生,大喊:“巡按大人有令,不得骚扰百姓!”官兵一愣,他趁机冲入宅中,见玉娥与一女子相拥发抖,那女子不是珠娘是谁?三人相见,抱头痛哭。冯生道:“外有重兵,如何是好?”珠娘道:“后园有口枯井,可藏身。”三人刚下井,官兵已破门而入,搜了一遍,不见人影,悻悻而去。

冯生等人在井底躲到夜深,方才爬出。计议已定,冯生道:“我今有巡盐御史书信,可直入京城告御状。”便带着二女北上。不料行至黄河渡口,遇着大雨,山洪暴发,冲散行人。冯生与二女失散,急得沿河寻找,见一女子抱浮木漂下,忙跳下水救起,却是玉娥。玉娥哭道:“珠娘姐姐被水冲走了!”冯生眼前一黑,几乎晕倒。

二人沿河寻觅数日,活不见人,死不见尸。玉娥劝道:“姐姐吉人天相,或遇救未可知。兄长冤狱要紧。”冯生只得先赴京城。到得长安,持林御史书信投在一位御史门下。那御史查明冤情,奏明圣上,不仅开释李馆主,还将豪绅治罪。李馆主死里逃生,对冯生感恩戴德。

冯生虽救得李馆主,却失却珠娘,终日郁郁。李馆主道:“舍妹玉娥,对兄台一往情深,若不嫌弃,愿结秦晋。”冯生感玉娥患难相随之情,又见李馆主恳切,便应允了。择吉成亲之日,宾客盈门。忽然门上报说,有故人送贺礼来。冯生出去迎接,却见一辆香车停下,车中走出一位丽人,笑吟吟道:“冯相公,新人如玉,可还记得旧人珠泪么?”冯生定睛一看,竟是柳珠娘!惊得倒退两步,道:“你、你是人是鬼?”珠娘笑道:“青天白日,哪来的鬼?”原来那日她被洪水冲走,恰遇孙老者驾舟经过救起。孙老者实乃异人,算出冯生今日成亲,特送珠娘来会。

冯生悲喜交集,忙请入内堂。珠娘见玉娥,执手道:“妹妹替我陪伴相公,深感大德。我今虽在,岂敢争宠?愿共侍君子。”玉娥亦爱珠娘温婉,欣然应允。李馆主大喜,即命重摆喜宴,双喜临门。次日,冯生往谢孙老者,已不知所踪。

后来冯生连科及第,官至太守。为报马头娘娘庇佑之恩,重修庙宇,再塑金身。因感人生际遇奇巧,将此事写成《珠还合浦记》流传于世。这正是:

姻缘簿上姓名标,方信蓝桥有路通。

明珠不弃贫贱士,双姝共效英皇风。

莫道造化常弄人,至诚感格天亦动。

请看冯生奇遇记,方信人生际遇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