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古风故事集 > 第254章 金钏记其二

第254章 金钏记其二(2 / 2)

次日恰逢知府夫人设寿宴,琼英随父赴席,见那师爷夫人正夸耀新得养颜丸。琼英假意好奇,讨来药丸与取得的药粉比对,色泽气味一般无二。当即向知府夫人禀明,当场验出药丸中竟有罂粟壳。师爷见事败,当堂反咬张二制售毒药。这张二本是软骨头,不等用刑便全数招供。

连破两案,柳文青名声大噪。这日正在学馆苦读,忽有快马送来琼英书信,说已在西湖边觅得清净小院供他备考。文青即刻收拾行装南下,租了条乌篷船走运河。舟至平望镇,忽见岸上人群奔走呼号:“盐枭劫粮船了!”

文青探头观望,不防斜里窜出条快船,几个提刀汉子跳上船来。为首疤面客冷笑道:“可是柳秀才?有人出五百两买你性命。”文青手无缚鸡之力,正闭目待死,忽听弓弦响动,疤面客应声落水。但见苇丛中摇出数条巡盐官船,当先立着个红衣女子,正是乔装改扮的琼英!

原是她不放心文青独行,特请了巡盐御史相助。当下拿住众匪,审讯方知竟是周扒皮余党报复。琼英见文青衣衫单薄,解下猩红斗篷为他披上,轻声道:“前头瓜洲渡有我们沈家货栈,且去歇脚。”

二人行至镇江府,忽遇大雾锁江。只得投宿在金山寺旁客栈。夜半文青挑灯读史,忽听隔壁有女子吟诗:“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...”声气竟与琼英一般无二。推门去看,廊下空无一人,唯见地落着方绡帕,上头绣着并蒂芙蓉。

次日雾散,忽有群黑衣人来访,口称奉家主之命迎小姐回府。琼英见来人眼生,假意应允,暗嘱文青从后窗走脱。文青才翻出墙外,便听店内打斗声起。忙至码头雇船,却见艘官船扬帆欲航,桅杆上飘着“漕运总督林”字旗。

文青急中生智,高喊有密信呈递。果然被带上船,见着位五缕长髯的官员,正是新任漕运总督林大人。文青跪禀遭遇,林总督捻须笑道:“早闻吴江柳生才名。适才所说黑衣人,可是袖口绣金纹的?”文青称是。总督叹道:“此乃拙荆婢仆。小女月前偷离家门,说是要寻个才子...”

话音未落,屏风后转出个翠衣姑娘,不是琼英是谁?二人相顾愕然。原来琼英本是总督嫡女,因父亲续弦,才寄养在沈家。此番逃家,实为拒嫁吏部尚书之子。林总督扶起文青道:“贤侄既与小女两情相悦,秋闱若能高中,老夫便成全你们。”

文青在总督衙署苦读三月,入场时文思泉涌。放榜那日,正逢钱塘大潮。文青站在榜前,见自己名字高悬第五,恍如梦中。忽闻香风拂面,琼英笑盈盈立在后头,手中金盘托着状元糕:“呆子,还不快接喜报?”

三日后文青往总督府行聘,路过清河坊,见个相士摆摊。那相士忽拦住他道:“公子印堂发暗,三日内必遭奇祸。”文青只当妄语,不料当晚赴宴归途,竟被蒙面人劫至破庙。烛光下现出张娇艳面孔,竟是昔日赵氏之女玉娥。这玉娥恨文青害她母亲,特从家庙逃出报复。

文青正色道:“令母乃自作孽,姑娘何苦执迷?”玉娥挥刀便刺,忽听梁上有人轻笑:“好个糊涂丫头!”银铃索飞来卷走尖刀。但见琼英踏月而来,原来她早疑心玉娥踪迹,暗中跟踪多时。

次年春闱,文青连捷进士,钦点杭州府推官。大婚之日,全城轰动。花轿行至西湖断桥,忽有老妪拦路献酒。琼英揭帘一看,竟是春樱之母。老妪泣道:“求小姐救救樱儿,她被强人掳去凤凰山了!”

原来春樱上月回乡探亲,遇着山贼劫道。文青当即点起官兵围山,自己扮作商贾潜入贼窝。但见寨主张三娘子正逼春樱绣嫁衣,说是要献与什么“圣姑”。文青假称献宝,在聚义厅见到尊玉像,容貌竟与琼英一般无二。张三娘子叩拜道:“圣姑显灵,说我等冤情得雪之日便在近期。”

文青细问方知,这群人原是运河纤夫,因漕帮克扣工钱,才落草为寇。当下许诺为他们伸冤,并劝其接受招安。张三娘子感激不尽,亲自送春樱下山。途经山涧时,忽指着一处新坟道:“那日劫粮船,我等在礁石间捞起个书生,怀中紧抱这玉像,便葬在此处。”

文青拨开荒草看墓碑,竟是“李俊之墓”,顿时泪如雨下。归衙后彻查漕运旧案,终为纤夫们讨回公道。这日正在后衙与琼英说知此事,忽见案头金钏在日光下漾出七彩光晕。琼英笑道:“这可应了当年慈云寺老僧的偈子:金环双扣,因果相循。”

忽有衙役来报,说门外来了对老夫妇,自称是文青姑表亲戚。文青自幼失怙,哪来这门亲?待请进来,老翁呈上半块羊脂玉佩,竟与文青家传之玉严丝合缝。老妪哭道:“我儿可知,你本是苏州柳家长房嫡子?当年家族遭难,你娘将你托付与远房兄弟...”

至此方知,文青原是吴江丝绸巨贾柳家之后,三岁时家族遭仇人陷害,被迫隐姓埋名。如今冤案昭雪,家产尽数发还。文青与琼英重返故宅,但见庭院荒芜,唯堂前石榴树花开似火。树洞中竟藏着只铁盒,内有当年陷害证据及本《织工秘要》。

文青遂将家产悉数投入织坊,依古法改良机杼。不过三年,“柳锦”名满天下,圣上亲题“织造第一”金匾。这日文青正在织坊查验新样,忽见个番邦商人指着织机道:“这机器与西洋人所绘一般无二。”追问之下,方知竟有中原匠人将技艺泄与海外。

文琼二人顺藤摸瓜,查出吏部侍郎勾结倭寇,私贩工艺图纸。当即密奏圣上,人赃并获。龙颜大悦,擢文青为江宁织造,琼英诰封三品淑人。

这年中秋,夫妇二人在莫愁湖画舫赏月。琼英忽指着水中倒影道:“官人你看,月里嫦娥像不像当年慈云寺的观音?”文青抬头望月,恍见云霓间似有玉人拈花微笑。忽闻岸上笑语喧哗,原是春樱携着儿女来送新酿的桂花酒。此时春樱已嫁与招安的张三娘子之子,在秦淮河畔开了家酒肆。

画舫行至桃叶渡,忽见个熟悉身影在渡口施粥。近看竟是周扒皮之妻,自丈夫遭刑后,她散尽家财行善赎罪。文青感其诚,资助她设义学教化乡邻。

夜深回府,琼英在妆台前卸簪环,那对金钏在烛下熠熠生辉。文青忽道:“夫人可还记得?当年拾钸时,钸内刻着‘因果不虚’四字。”琼英嫣然一笑,对镜理云鬓:“若非常初拾钸缘,怎得今朝并蒂莲?”窗外桂子正落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