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古风故事集 > 第240章 巧姻缘天公作美

第240章 巧姻缘天公作美(2 / 2)

谁知天有不测风云。当地有个叫马魁的泼皮,见医摊生意红火,前来勒索。周文瑾不给,马魁便诬告他“男女混杂,有伤风化”。差役来拿人,周文瑾忙推巧姐从后门走:“我自有道理分说,你快往南避祸!”巧姐含泪逃至江边,搭上条货船。船家问她去处,巧姐漫应道:“到江南罢。”

这船是往杭州送丝绸的。巧姐在舱中思前想后,泪如雨下。船家娘子见她可怜,收作干女儿。到杭州后,巧姐在清波门附近租间小屋,仍以行医为生。杭州繁华,巧姐医术高明,不过半年便站稳脚跟。有王大户家小姐得怪病,肚胀如鼓,名医束手。巧姐用牵牛子配槟榔,泻下蛊虫,王大户赠银百两。巧姐用这银子开了家“济世堂”药铺。

再说周文瑾被押到衙门,那知县却是个明白人,见马魁言语闪烁,细审之下冤情大白。周文瑾获释后四处寻找巧姐,音信全无。盘缠用尽,只得在汴桥边摆摊代写书信。这日有京师快马来报:太后病重,张榜求医。周文瑾想起父亲秘传方剂,决意冒险一试。进京后,用针灸辅以汤药,竟治好太后宿疾。皇上大喜,钦点入太医局,又破格授了御医衔。

周文瑾虽得富贵,却念念不忘巧姐。这日奏请皇上:“臣闻杭州多名医,愿往访求良方。”皇上准奏。周文瑾到了杭州,每日扮作寻常郎中四处打听。这日路过济世堂,见抓药妇人排成长队,掌柜竟是个年轻女子,侧影似曾相识。候至黄昏人散,上前试探:“姑娘可记得破庙风雪夜?”巧姐抬头愣住,手中药匙落地——不是周文瑾是谁!

二人悲喜交加,互诉别情。原来巧姐这些日也托人往徐州打听,却听说周文瑾已病故(实是马魁散播谣言)。当下周文瑾道:“今日相逢,实乃天意。我即刻请媒人提亲!”巧姐却摇头:“你如今是御医,我仍是民间医女,门第悬殊...”周文瑾正色道:“若无姑娘相救,我早是路旁冻殍,谈何门第!”

正当此时,忽闻外头喧哗。几个官差拥着个太监匆匆进来:“圣旨到!”原来皇上最宠爱的玉华公主突发急症,太医束手,特召周文瑾火速回京。周文瑾临行对巧姐道:“待我治好公主,必求皇上赐婚!”

周文瑾昼夜兼程返京。见公主面色青紫,喉中痰鸣,显是喉痹之症。众太医因公主金枝玉叶,不敢用峻猛之药。周文瑾却道:“症急当用猛药!”取三棱针刺喉出血,又灌以皂角末催吐。公主吐出一块黏痰,顿时气息通畅。皇上大悦,问要何赏赐。周文瑾伏地奏明与巧姐之事。皇上感其情深,不但赐婚,还封巧姐“安国夫人”——因太后病、公主病皆间接因巧姐得治。

却说杭州这边,自周文瑾去后,巧姐日日悬心。这日忽有钦差登门,宣读圣旨。满城轰动,原来济世堂的女郎中竟是未来御医夫人!昔日躲债的亲戚纷纷来贺,巧姐只推病不见。唯有对船家娘子感恩不尽,接来同住。

大婚之日,皇上特赐凤冠霞帔。花轿经过汴桥,巧姐忽叫停轿——桥头跪着个乞丐,竟是当年逼债的赵员外!原来他遭仇家陷害,已破产流落。巧姐叹道:“恩怨俱往矣。”赠银十两令其还乡。赵员外羞惭而去。

周文瑾与巧姐婚后恩爱,共同编纂《民间验方集要》,造福百姓。巧姐连生三子,皆聪慧过人。长子后来高中探花,次子继承医业,三子经商成为江南首富。张德夫妇墓碑重修时,巧姐携子祭拜,哭道:“爹娘在天有灵,当见女儿终得善果。”

这正应了:善恶终有报,天道好轮回。不信抬头看,苍天饶过谁?

后人议论这段奇缘,有诗为证:

风雪破庙结善因,离合几度见真心。

莫道姻缘皆前定,还需仁义作媒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