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古风故事集 > 第234章 青山奇遇记

第234章 青山奇遇记(2 / 2)

这夜冯翁携酒来访,醉后吐真言:老夫实乃嘉靖八年进士,因弹劾严嵩被削职为民。说着从破箱底取出一卷手稿,此乃严贼结党营私罪证,托付君子。他日若得青云路,莫忘锄奸!陈廉肃然应允。谁知隔日冯翁竟无疾而终,秀才典衣买棺,葬之于乱坟岗。

科场开试,陈廉下笔如有神助。策论题恰是论权臣祸国,遂将冯翁所告之事稍加润色,写得痛快淋漓。放榜日高中二甲第十八名,殿试又获赐进士出身。恰值都察院缺员,陈廉竟破格授了浙江道监察御史!锦衣还乡日,钱塘县令胡某已调任他处,新县官亲迎三十里。

陈廉到任即暗查严党劣迹。原来自他离乡后,严嵩干儿子鄢懋卿巡抚江南,强占西湖边千亩良田为私园。更可恨者,其爪牙假丈田亩之名,逼死百姓七条人命!陈廉微服访得实据,连夜写就奏章。却不知衙门书吏中有严府眼线,密信已飞送京师。

这日陈廉乘轿巡街,忽有老妪拦轿喊冤。问之,竟是冯翁发妻!原来冯渊死后,严党仍不放过,将其子诬为海盗问斩。老太太哭诉:听闻老爷是冯渊故交,求昭雪沉冤!陈廉咬牙道:伯母放心,纵舍却乌纱也要除恶!正说间,斜刺里冲出数名泼皮,飞石击中轿窗——分明是警告!

当夜御史宅第鬼影幢幢。陈廉秉烛修本至三更,忽闻窗外女子声道:恩公闭眼莫睁!随即金铁交鸣,惨呼连连。五更时分悄寂无声,推窗见院中血迹斑斑,墙头插着三支雕翎箭。管家拾得银牌一枚,刻着严府死士四字。陈廉冷汗涔涔,方知狐仙暗护。

次日恰逢朔望大朝,陈廉怀揣奏本欲面圣。刚至午门,却被司礼监拦住:陈御史气色不佳,今日免朝。心知有变,转而求见内阁徐阶。徐阁老屏退左右,低语道:严世蕃已知你举动,昨夜死士失踪更疑你养侠客。速将奏本与老夫,或可转圜。陈廉暗忖徐阶素与严嵩不睦,咬牙呈上血书。

谁知三日过去,朝中毫无动静。反是街头贴出海捕文书,画影图形捉拿江洋大盗陈廉!原来徐阶老奸巨猾,早将奏本密送严府。严嵩勃然大怒,竟罗织罪名反诬陈廉通倭。锦衣卫缇骑四出,围了御史宅第。秀才翻墙逃出,慌不择路窜入西山。

深山中饿馁交加,陈廉瘫坐古庙哭道:狐仙既救前番,何不再现身!蓦地狂风卷地,现出白狐真身,竟比三年前大了一倍有余。口吐人言道:恩公贪念招祸,本该袖手。然念你锄奸心诚,再助末次。吐出一粒丹丸,服此可隐身三日,速往南京寻海瑞大人。

陈廉吞丹,果觉身轻如烟。下山但见官兵如蚁,却无人能睹其形。昼夜兼程至南京,哪知海瑞因上《治安疏》已被革职下狱!落魄街头时,忽见一乘八抬大轿经过,轿中人竟是旧识张生——如今已是应天府通判!陈廉扯住轿杠显形,张生惊得魂飞:贤弟不是朝廷钦犯?

及闻始末,张生跺脚道:严嵩上月中风而亡,如今徐阶当国,正清查严党!贤弟冤情得雪矣!遂引陈廉见南京刑部侍郎。不料那侍郎原是鄢懋卿姻亲,假意接风,暗地报信。当夜陈廉醉卧驿馆,被蒙面人捆作肉粽,扔进秦淮河!

沉浮间似有白影托身,推至岸边。醒时身在画舫,美妇人笑道:妾乃秦淮名妓李香君,见官人顺流而下故救之。陈廉见这女子眉目酷似白狐,惊疑不定。香君却道:昨日偶得奇梦,白狐嘱我助君上京。遂赠百金,雇快船送其北行。

陈廉抵京时,正逢徐阶清除严党尾声。都察院旧僚作证,揭穿徐阶献本阴谋。嘉靖帝览卷震怒,下旨复审冯渊案。三法司会审,鄢懋卿革职抄家,徐阶罚俸三年。陈廉冤情得雪,官复原职。奉旨监斩鄢贼那日,万人空巷。刀光闪过时,陈廉仿佛见狐影衔魂而去。

经此大起大落,陈廉看破官场险恶。辞官归隐钱塘,购回祖宅安居。这日整理旧物,忽从端砚匣底抖出一卷素绢,竟是白狐留书:妾实非狐仙,乃前朝宫女白氏。蒙君祖上救命,藏身西山修行。赠珠报恩惹劫,乃妾之过。今功德圆满,将兵解转世。望君广积阴德,后会有期。

次年清明,陈廉游西湖遇雨。避寒山寺时,见墙角和韵诗一首,墨迹未干:三百年来巢湖头,金丹误入紫府游。红尘债满返真境,青埂峰下白猿啾。素贞。惊询寺僧,言有白衣女郎方才题壁,转瞬无踪。陈廉怅望湖山烟雨,方知仙缘早定。

自此终身不娶,收养孤儿课读为乐。九十八岁无疾而终,葬那日有白鹊群集坟头,三日不散。乡人奇之,立祠祀为白狐先生。这正是:明珠易得真心难,宦海沉浮等闲看。莫道精怪皆虚妄,世间终有因果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