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古风故事集 > 第222章 紫微大帝降魔录

第222章 紫微大帝降魔录(2 / 2)

然魔势已成。天宝十四载,安禄山率十五万魔军南下。其先锋崔乾佑乃昔年青面魔使转世,能驱阴山鬼雾困唐军。灵宝之战,哥舒翰二十万众遭魔雾所迷,自相践踏而死。潼关失守当日,长安城头紫微星旗无故自焚。

紫微大帝立酆都台,敕令五方鬼帝封锁幽冥道,防魔军摄取冤魂。忽见东方鬼帝稽首:“有青城山道士张通玄,以性命精血绘《北斗禳灾图》,阻我阴兵过境。”帝观之,果见蜀中一道金光冲霄,笑谓文昌:“此乃汝之血脉也。”

那张通玄原是文昌帝君砚中墨精转世,所绘符箓能通三界。然其因强开天眼,已七窍溢血濒死。紫微大帝屈指弹落盏中琼浆,化金霖洒向青城山。霎时枯木逢春,张道士竟浴光重生,怀中《禳灾图》飞升天际,化作七星金桥镇住剑门关。

然魔军已陷两京。安禄山在洛阳凝碧池设宴,逼梨园乐工奏《天魔舞曲》。乐师雷海青掷琵琶击魔,竟被炼为血傀儡。紫微大帝感其忠义,命南方荧惑星君投火精于琵琶,弦动自鸣,每夜惊破魔君好梦。

时有奇士李筌遁终南山,偶入星陨旧穴,得《紫微遁甲天书》。此乃大帝三百年前预伏之局。李筌依天书布“九星伏魔阵”,在太原夜起法坛。然催阵时需帝王心血为引,时玄宗已奔蜀地,太子李亨灵武即位,却困于叛军重围。

紫微大帝乃遣天猷副元帅真君降世,化名郭子仪。此人面如冠玉目含双瞳,单骑说回纥时,身后隐现四圣真君法相。七月十五鬼节,子仪引兵至香积寺,见乌云中魔龙翻腾,乃咬指血书“紫微敕令”于帅旗。霎时北斗明耀,天蓬元帅虚影自云中劈钺,斩落魔龙首级。

然安禄山已被史思明弑杀,其魔魂竟附思明之体。史思明双眼骤变重瞳,一夜筑京观于邺城,拘十万生魂练就“万魔朝宗大法”。郭子仪围城三月不下,军中忽现瘟癀,士卒口吐黑血。

紫微大帝在霄汉见状,召药王孙思邈英灵:“借汝金丹道统一用。”时有名医王冰者,正注《素问》至五运六气篇,忽梦金童授《北斗延生经》。醒后依经配“七曜散”,一剂解魔瘟。子仪军中以柏叶焚经,经文升空化奎木狼星辉,竟驱散邺城魔雾。

史思明大怒,掘黄河九曲之口,欲以浊浪淹唐军。李光弼急请张通玄绘《河伯镇水符》,然需镇以九州金鼎。恰玄宗返长安,捐太真夫人炼丹金炉;肃宗出传国玉玺;代宗献高祖陌刀。三器入水时,紫微大帝亲敕“辰星定水咒”,黄河倒流三百里,反灌魔城。

史思明被迫北遁,夜宿鹿桥驿。忽见窗外星河坠地,紫微大帝现丈六金身叱曰:“虚日鼠尚不识吾否?”魔君惊觉本相,欲遁时却被七元星君锁住八方。原来大帝早令李筌在驿馆布“星宿锁魔阵”,地面隐现二十八宿琉璃光。

然魔魂困兽犹斗,竟引地肺毒火自焚。紫微大帝展北帝伏魔剑,剑尖挑落北斗瑶光,化作玄冰覆压毒火。正当要收取魔魂,西方忽现佛光,地藏王菩萨乘谛听而至:“帝君且住,此獠与我有段因果。”原来安史之乱枉死众生,多堕无间地狱,地藏欲度魔魂以平怨气。

大帝收剑沉吟:“菩萨慈悲,然魔种不除,恐遗祸后世。”地藏合十曰:“不妨镇于九华山地宫,待弥勒下生再作计较。”忽见魔魂中迸出万骸魔尊残念,直冲霄汉。紫微大帝急展周天星斗图卷住,叹道:“终究走脱一丝。”

时人间已历七年战乱,大地疮痍。紫微大帝登泰山绝顶,取本命紫气哺育山河。文昌帝君奉旨重纂《天命簿》,见李光弼、郭子仪等皆减寿二十年,惊问其故。帝君默然指北斗第三星:“彼等本为星官临凡,强启神通则折损天年。”

忽见幽冥使者呈上血书,原是雷海青在阿鼻地狱超度乐工亡魂,奏《霓裳》全曲感化万千恶鬼。紫微大帝颔首:“以艺证道,可入仙班。”遂敕封雷海青为“九天都曲郎”,掌天界乐府。

然那遁走的魔尊残念,竟附于范阳节度使史朝义佩刀。大军围困时,朝义自刎于温泉栅,魔念借血气潜入地下。紫微大帝观星象蹙眉:“此獠竟暗合西域祆教秽气,百年后当有白帽之祸。”遂投禹王镇海铁于幽州地脉,限其三百载不得出。

忽闻长安佛道论辩,有僧言:“佛法无边,何劳星君主世?”大帝化白衣秀士入坛,指太极殿鸱吻问:“此物镇火,可代雷部否?”众僧愕然。帝君笑曰:“三教殊途同归,正如星月各辉。”言毕显紫微法相,满城檀香竟化北斗莲华。

事后文昌帝君奏请严惩狂僧。紫微大帝却取银河星砂,撒向终南山楼观台:“昔年老君化胡为佛,本有深意。今留《混元三教图》于世,后自有印证。”果不其然,三百年后全真教王重阳得此图悟道,此乃后话。

大帝返天宫前,见张通玄羽化青城山,乃摘参宿星光为碑;闻李光弼忧愤而卒,便化娄金狗星守其墓。忽见人间祠庙遍立紫微神位,香火直冲霄汉。天蓬元帅笑贺:“大帝功德无量。”帝君却叹:“吾宁无香火,愿天下长安。”

遂敕令三百六十五路星官:此后凡岁星经天,必降甘霖;荧惑守心,先示预警。又命南斗增寿,北斗消灾,使人间永离刀兵。言讫乘七宝骞云舆归返紫垣,云过处,万星同辉,照彻永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