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3章 玉蟾记(2 / 2)

三人至滁州境内,玉真子引他们入深山道观。这道观外观破败,内里却机关重重,竟藏着十余个建文旧部。有位独目老者见到玉玺,跪地痛哭:“臣等苦候三十年矣!”原来皆是昔日忠良之后,暗中积蓄力量,以待天时。

众义士商议后,决定分三路赴京:一路由玉真子率高手暗杀纪纲;一路往凤阳皇陵联络守陵旧军;柳生与瑶卿则携密诏设法面圣——因当朝宣德帝实为建文亲侄,素有拨乱反正之心。

柳瑶二人扮作游学夫妇,取道山东。这日在济南府大明湖畔,恰逢元宵灯会。瑶卿见水面莲灯璀璨,不觉泪垂:“去岁此时,尚在父母膝前承欢……”柳生为其拭泪,指天立誓:“必当手刃奸佞,还天下公道!”

忽闻喧哗声起,人群纷纷避让。原来是布政使家公子携妓游湖,画舫撞翻许多民船。一渔家女落水呼救,公子竟掷箭射之:“惊了本少爷雅兴!”柳生怒发冲冠,欲理论时被瑶卿拉住:“大事为重!”

谁知那公子瞥见瑶卿容貌,竟令恶仆抢人!柳生护住瑶卿,被打得头破血流。正危急时,斜刺里飞来块石子,将恶公子门牙打落。但见个黑衣少年蹲在柳树上啃烧饼,冷笑:“狗彘不如的东西,也配欺男霸女?”

少年武艺高强,片刻间摆平十余恶仆。得知柳生是举人,竟抱拳道:“小子唐突,原是读书种子。”自称姓莫名惊雷,泰安人民,上京投军途经此地。三人投宿客栈,夜谈时莫生取出块青铜虎符:“家祖乃济南卫指挥使,燕兵破城时战死。此符可调动一支隐军……”

柳生见虎符纹路与玉玺暗合,恍然大悟:太祖皇帝竟布下这许多暗棋!三人结伴北上,行至德州地界,忽遇流民潮。一打听,竟是黄河决堤,官府贪墨修河款,致三十万百姓流离失所!

莫惊雷怒发冲冠,欲杀往府衙。柳生拦住:“擒贼先擒王!纪纲不除,天下贪官岂能绝迹?”遂写下万言书,详陈河患根源,托义士快马送京。瑶卿则散尽盘缠,设粥棚赈灾。

这日正在施粥,忽有衙差锁拿“煽乱刁民”。冲突间,莫惊雷夺过杀威棒横扫官差。忽闻鸣锣开道,八抬大轿中走出个红袍大员——竟是巡按御史周新,有名的铁面青天!

周御史查明情由,当即摘了知府乌纱,开仓放粮。夜访粥棚时,柳生递上血书诏书。周御史颤声道:“陛下密寻此物久矣!”原来他竟是宣德帝心腹,此行明为巡河,实为暗访建文旧事。

周御史飞章入奏,不日有密旨到:令其护送二人速京。一行人改走水路,沿运河直抵通州。这夜月明如昼,柳生与瑶卿立於船头,忽见岸上烽火连天。周御史色变:“纪纲反矣!”

但见战船围来,箭如飞蝗。周御史拔剑喝道:“本官在此,谁敢造次!”对面船头立着个蟒袍太监,阴阴一笑:“奉厂公令,格杀勿论!”竟是东厂提督——纪纲义子曹少钦!

混战中,周御史中箭落水。莫惊雷舞刀护住柳生二人,且战且退。曹少钦冷笑:“放火龙出水!”但见三支火箭弩射来,船帆顿成火海。正当万分危急时,下游突然撞出数条艨艟战舰,旗号竟是“靖海侯”!

当先船头立着个老将,白发萧然却目光如电:“曹太监好大威风,要烧老夫的贵客?”曹少钦顿时矮了半截:“侯爷说笑…不知是您的人…”老将弯弓搭箭,一箭射落曹太监冠缨:“滚!”

这靖海侯原是永乐朝名将,手握水师重兵。早年受建文恩典,暗中一直寻访故主血脉。见玉玺痛哭失声:“老臣等得苦也!”遂整军护送入京。

入得京城,方知局势诡谲:纪纲早控九门兵马,以清君侧为名围了皇城!宣德帝被困奉天殿,羽林军血战三日。玉真子率义士夜闯纪府,却中伏被擒——原来有内奸泄密!

靖海侯欲强攻,柳生谏道:“纪贼必防着侯爷。小子有一计…”当夜,瑶卿乔装成歌女混入纪府宴席。纪纲正宴请群奸,酒酣耳热时,瑶卿忽抽娥眉刺疾刺!纪纲老奸巨猾,偏身躲过,瑶卿失手被擒。

柳生在外见得信号,急令莫惊雷率死士炸开西水门。靖海侯水师突入城内,与锦衣卫巷战。柳生自领一队直扑诏狱,救出玉真子等义士。混战中找到瑶卿时,她正被缚在高台,纪纲持刀欲斩!

柳生弯弓射落钢刀,纪纲冷笑:“书生也敢动兵戈?”话音未落,柳生突从袖中甩出朱红葫芦——原是玉真子早先给的迷烟弹!白雾弥漫间,柳生救下瑶卿,纪纲却被莫惊雷一刀断臂!

老贼困兽犹斗,竟开启密道逃往皇城。众人追至金水桥,却见纪纲劫持了小太子!宣德帝怒喝:“卿本国之柱石,何至如此?”纪纲狞笑:“朱家欠我的!”原来他本是建文心腹,当年开城降燕,实因建文疑他功高……

正对峙时,瑶卿忽抚琴高歌。琴声激越处,纪纲恍见建文帝魂灵立于云端,手一软被玉真子拂尘击倒。禁军一拥而上,奸党尽数成擒。

三日后大朝会,宣德帝示血书诏书于百官,泣道:“靖难之变,骨肉相残,朕心实痛!”下诏为建文旧臣平反,诛纪纲九族。封柳彦为翰林学士,瑶卿为郡主,余者各有封赏。

柳生却辞官不受,携瑶卿归隐钟山。宣德帝亲书“忠义双全”匾额赐之。后人常见一对璧人泛舟秦淮,男子吹箫,女子抚琴,琴箫和鸣处,烟水俱澄澈。

有诗赞曰:

金陵王气未全收,化作清辉照玉楼。

一局残棋消劫火,五湖烟水洗吴钩。

血书已证山河誓,鸾镜终谐凤侣俦。

莫道书生无胆气,丹心犹可辟千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