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古风故事集 > 第159章 玉簪奇缘

第159章 玉簪奇缘(2 / 2)

花烛之夜,柳生掀开盖头,见云湄髻上玉簪流光溢彩,笑问:“娘子可知仙姑何以相助?”云湄抿嘴一笑,自妆奁底层取出一卷残破《道德经》,扉页朱批:“三百年前,沈氏淑娘入山修行,道号明德。曾受书生柳清源一饭之恩,发愿护其子孙七世。”柳生愕然:“莫非...”云湄颔首:“妾整理旧籍时方知,君之先祖正是那位书生。”

婚后二人琴瑟和鸣。某日整理老屋旧籍,忽从梁上坠落铁函,内藏先祖手稿《南溟仙踪记》,详载明德真人修仙始末。原来当年书生柳清源赴考途中,曾在破庙救一重病道姑,赠其半块炊饼。道姑临别言:“君后七世当有奇缘。”算来柳彦正是第七世孙。

次年春闱,柳生携妻赴京应试。途经镇江忽遇风浪,舟将倾覆之际,云湄额间玉簪再显灵光。但见巨鳌负舟,直送金陵。考场之中,柳生文思泉涌,竟高中二甲第十八名。琼林宴上,宰相欲招为婿,柳生坚辞:“寒微时已娶糟糠。”满座动容。

外放杭州通判期间,恰逢钱塘大潮毁堤。柳生率众抗灾时,见潮头有银甲神人作祟。云湄夜祭玉簪,请得仙姑降世。原来乃是当年水盗怨气所化瘟神。明德真人与之斗法三日,最终以玉簪化剑斩妖。堤坝合龙之日,百姓见空中二女仙携手西去,皆焚香叩拜。

柳生因治水有功,擢升苏州知府。到任首日即重审旧案,为三十七名冤者昭雪。每逢断案,公堂梁上玉簪隐现青光,奸佞者往往自吐实情。百姓传言柳大人得仙眷顾,称其“玉簪青天”。

沈夫人寿至耄耋无疾而终。送葬之日,有白鹤百只翔集灵堂,衔来南海灵芝。云湄知是仙姑来迎,夜半见母亲托梦:“吾已随祖姑修行去矣。”次日开棺,唯见玉簪一双。

万历四十五年中秋,夫妇二人携子登虎丘赏月。忽闻仙乐阵阵,明德真人驾云而来:“汝二人尘缘将满,可愿随我修行?”柳生笑指山下万家灯火:“百姓仍需玉簪青天。”仙姑颔首,解佩玉簪一分为二:“留此仙根,护佑苍生。”

柳彦晚年致仕归隐,创办“双仙书院”。云湄将仙姑所授医术整理成《南海药镜》,活人无数。夫妇皆寿逾百岁,无疾而终。殁后弟子开棺,只见双簪交缠化作碧玉,中有龙凤盘旋。后人建祠祀之,香火不绝。

这正是:

明珠暗投亦生辉,玉簪缘定岂嫌迟。

莫道仙凡终有隔,一点情根破鸿蒙。

寒梅历雪香愈烈,沧海遗珠光转奇。

双仙祠畔春常在,犹见青鸾踏月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