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古风故事集 > 第145章 运河风云录

第145章 运河风云录(2 / 2)

杜怀瑾肃然:“原来赵帮主竟是天地会香主!”忽听庙外马蹄声急,二人急藏神像之后。但见李天宝与马三炮进庙搜检,发现尸体后冷笑:“老东西死得便宜!只是宝藏图不见...”

等贼人退去,三狗悲愤难抑:“俺要报仇!”杜怀瑾沉吟:“敌众我寡,需从长计议。当务之急是解开宝藏之谜——”展开地图,却见尽是蝌蚪文符号。书生蹙眉:“此乃白莲教密文,需找专人破译。”

次日,二人扮作商旅前往天津卫。途中三狗方知,杜怀瑾原是江南世家子,因祖案被贬,熟知江湖秘辛。这日行至河西务,忽见运河上飘来多具浮尸,皆穿漕帮服饰!

三狗捞起个尚有气息的汉子,竟是那日断后的老纤夫。汉子临终道:“马三炮...投了朝廷...要洗漕帮...”杜怀瑾跺脚:“不好!他要借朝廷之力铲除异己!”

果然,沿途关卡林立,海捕文书贴满城墙。画影图形捉拿的,正是“弑杀帮主的凶徒陈三狗”。幸得杜怀瑾巧施易容术,方屡次脱险。

这日来到杨柳青,寻访到个刻版画的老艺人。老人见地图大惊:“此乃闯王藏宝图!当年九宫山兵败,余部将财宝沉于微山湖底...”正细说间,窗外弩箭疾射!老人当场殒命。

数十黑衣人破窗而入。为首者阴笑:“杜先生好手段,竟追到这里!”杜怀瑾挥扇迎战,低喝:“三狗快走!去微山湖找石匠孙!”说罢扑向敌群,顿时被刀剑淹没。

三狗含泪逃出,依嘱南行。这日来到德州,忽见运河边搭着擂台,横幅书“天下第一漕”。台上一人连败十余名好手,正是李天宝!原来马三炮掌控漕帮后,推举舅爷争这虚名。

三狗热血上涌,跃上擂台:“俺来会你!”李天宝见是仇人,冷笑:“找死!”二人拳来脚往。三狗虽得宋老舵主指点,终究功力尚浅,渐渐不支。危急时忽听人群传来咳嗽声——竟是漕帮特有的传讯方式!

三狗心领神会,招式陡变。一套“拉纤十八跌”使得行云流水,竟将李天宝摔下擂台。顿时万众欢呼!马三炮面色铁青飞身上台:“叛徒受死!”鬼头刀带风劈下。

忽听叮当脆响,刀被铁扇架住。杜怀瑾衣衫染血却笑意从容:“马副帮主,别来无恙?”原来那日他假死脱身,一路追踪至此。马三宝怒极,二人战作一团。

三狗正要相助,却被李天宝缠住。正胶着时,忽听号角震天,运河上千帆竞发!当先楼船立着宋老舵主,身后尽是漕帮忠义弟兄。老英雄朗笑:“马三炮!你真当老夫们死绝了么?”

原来那日众老纤夫以诈死计瞒过奸贼,暗中联络各地分舵。今日齐聚德州,要清理门户。顿时码头大乱,正义之士纷纷倒戈。

马三宝见大势已去,突撒迷烟欲逃。三狗早防着这手,抓起渔网凌空罩下。杜怀瑾铁扇连点,封住贼人穴道。李天宝则被漕帮弟兄捆成粽子。

正当欢庆时,忽来一队官兵,为首参将冷笑:“漕帮聚众械斗,统统拿下!”杜怀瑾上前交涉,竟被一刀柄砸倒。三狗方知——这参将原是李天宝姐夫!

眼看又要遭难,运河上忽来官船,旌旗写着“钦命漕运总督”。大官出舱喝道:“住手!”参将慌忙跪禀:“总督大人,这些乱民...”总督不理,直趋杜怀瑾前行礼:“杜年兄受惊了!”

原来新总督竟是杜怀瑾同科进士,早闻漕帮乱象,特来整肃。当下将一干人犯收监,漕帮暂由宋老舵主代管。

夜宴时,总督见三狗佩戴残玉,惊问来历。三狗具实相告,总督叹道:“本官查阅旧档,方知你乃前明漕运总兵遗孤。当年清兵破城,总兵夫人携幼子逃难,半块玉佩为证...”

三狗如遭雷击,想起娘亲临终絮语,原来句句暗藏身世。杜怀瑾道:“那宝藏实为总兵筹集的复明军饷,沉宝地点应有碑文为证。”

次日众人赴微山湖,按图索骥,果在湖底发现碑文。总督沉吟:“此财帛取自民,当用之于民。”遂奏请朝廷,以宝藏修缮运河,赈济贫苦船民。

圣旨下达日,运河万民欢呼。三狗辞谢官职,只求留在漕帮。杜怀瑾赠诗云:“莫问英雄出处,运河自有青天。”自此,陈三狗继任漕帮帮主,与杜怀瑾携手匡扶正义,留下“运河双侠”美名。

惟有夜深人静时,三狗常对半块玉佩沉思:那另半块玉佩究竟在何处?自己的生父是否尚在人间?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