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古风故事集 > 第138章 民间故事·云梭记

第138章 民间故事·云梭记(2 / 2)

云织再睁眼时,已回到芙蓉溪畔。急忙返家,却见蛛网满屋,灶台生尘。问及邻舍才知:天上三日,人间三年。母亲因思念女儿一病不起,去年寒冬已然病故。家宅也被孙绣娘霸占,说是抵偿“妖术害人”之罪。

更可恨的是,那孙绣娘竟凭陷害云织之功,巴结上新任知府,当上了织造局管事。云织欲告状申冤,反被衙役锁拿,诬为“妖女还魂”投入大牢。

狱中阴暗潮湿,云织取出金梭垂泪。忽听梭中传出织女声音:“且织冤情于锦上。”云织拆了囚衣搓线,取发为彩丝,咬指滴血为染料,在牢房地面上织起冤情图。织到悲愤处,血泪俱下,竟将满腔冤屈都织入锦中。

当夜知府噩梦连连,梦见织女斥其贪暴。惊醒后见牢房方向金光冲天,赶去一看,但见地面浮现巨幅织锦,历数其与孙绣娘贪墨贡银、陷害良善的罪状,时间地点、赃物数目一清二楚。

恰在此时,钦差大臣林御史巡按江南路过姑苏。见异象赶至,当场查证织锦所诉。果然在孙绣娘宅中搜出账本,起出赃银三万两。知府与孙绣娘被革职问罪,押赴刑场那日,百姓争相掷石唾骂。

林御史怜云织冤屈,又爱其才艺,命她重整织造局。云织上任后革除积弊,创立“织户联保”,广收贫家女子传授技艺。她用金梭织出“万寿锦”进献朝廷,康熙帝龙心大悦,亲题“天工织造”匾额,赦免芙蓉镇三年税赋。

芙蓉镇日渐繁荣,云织却始终郁郁寡欢。这日独坐织机前,忽见玉梭再现彩光。当夜织女入梦:“你尘缘已了,可愿位列仙班?”云织却道:“愿留人间传授技艺,使天下寒衣得暖。”织女感其志,赐下《天工织谱》,言罢驾云而去。

云织终身未嫁,收养战争遗孤与贫家女子百余人,倾囊相授织艺。晚年着《织经》三卷,流传后世。后人感其德,建“云织祠”供奉,香火不绝。据说逢旱灾时,向织女祠求雨,常有彩云自织机中升起,甘霖随之而至。有渔夫夜归,曾见祠中飞出七彩梭影,与星月同辉。

有诗赞云:

云梭本自天上来,尘世几度遭劫灾。

巧手能织百花艳,慈心可化甘霖霭。

莫道红颜多薄命,且看巾帼胜须眉。

至今江南纺织女,犹拜云织祠前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