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夜色如墨,笼罩着北莽草原的部落营地。篝火早已熄灭,只剩下零星的火星在黑暗中闪烁,偶尔传来几声牧民的鼾声和牛羊的低吟。徐凤年在一阵昏沉中缓缓睁开眼睛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深邃的夜空,几颗疏星点缀其间,散发着微弱的光芒。
他动了动手指,只觉得浑身酸痛无力,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。这时,他才发现自己正躺在一个温暖柔软的地方,鼻尖萦绕着一股淡淡的清香,那是青鸟身上独有的气息。徐凤年缓缓转动脑袋,看到自己正枕在青鸟的大腿上,青鸟则靠在一块岩石上,双目紧闭,眉头微蹙,显然已经疲惫地睡着了。
月光洒在青鸟的脸上,勾勒出她精致的轮廓。平日里总是一身劲装、眼神冷冽的青鸟,此刻卸下了所有的防备,脸上带着一丝倦意,显得格外清纯柔和。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片浅浅的阴影,小巧的鼻子微微翕动,嘴唇抿成一条好看的弧线。
徐凤年看着眼前的景象,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暖流。他从未见过如此温柔的青鸟,一时间竟有些失神。一股冲动在他心底悄然滋生,他想要靠近她,想要亲吻她那柔软的嘴唇。徐凤年慢慢抬起头,微微噘起嘴巴,朝着青鸟的脸颊凑去。
可就在这时,他浑身的伤口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,像是有无数根针在同时刺向他的四肢百骸。“哎呦!” 徐凤年忍不住痛呼一声,身体也随之抽搐了一下。
睡梦中的青鸟被徐凤年这一声痛呼惊醒,她猛地睁开眼睛,眼神瞬间恢复了往日的警惕。当她看到徐凤年正枕在自己的大腿上,而且还微微噘着嘴,一副想要亲吻她的模样时,青鸟的脸颊瞬间变得通红,如同熟透的苹果,连耳根都染上了一层红霞。
这是她第一次在徐凤年面前如此失态,如此脸红。青鸟的心跳瞬间加速,如同擂鼓一般,她甚至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。她想要移开目光,却又忍不住看向徐凤年,眼神中充满了慌乱和羞涩。
徐凤年吃痛之后,也才意识到眼前的尴尬情景。自己竟然还噘着嘴,一副准备亲吻青鸟的模样,他顿时也有些不知所措。为了缓解这尴尬的氛围,徐凤年索性装作刚睡醒还迷糊的样子,含糊地说道:“青鸟,我…… 我刚才好像做了个梦,有点糊涂了。”
青鸟闻言,看着徐凤年那有些窘迫的模样,心中的慌乱稍稍平复了一些。她深吸一口气,缓缓闭上了眼睛,似乎是默认了徐凤年的说法,也像是在等待着什么。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氛围,两人之间的距离仿佛近在咫尺,却又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。
就在这暧昧的氛围即将升温之际,一个苍老而温和的声音突然从旁边传来:“公子,醒啦!”
徐凤年和青鸟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,瞬间从刚才的状态中清醒过来。徐凤年立刻恢复了往日的从容风范,他轻轻从青鸟的大腿上挪开身体,坐直了身子,目光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。青鸟也迅速收敛了脸上的羞涩,恢复了往日的高冷模样,只是耳根的红晕还未完全褪去。
徐凤年心中虽有一丝不悦,觉得这声音打断了刚才的美好时刻,但他还是保持着礼貌,对着声音的来源问道:“在下徐凤年,不知前辈是……?”
还不等老者回答,身边的青鸟便抢先开口说道:“世子,是这位前辈救了您。前辈给您喝了他的血,您才得以活下来。而且他的血……” 说到这里,青鸟顿了顿,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可思议,“前辈的血液不是血红色的,而是金黄色的……”
徐凤年闻言,心中充满了疑惑。他看向那位老者,只见老者身着一袭朴素的僧袍,面容慈祥,眼神深邃,周身散发着一股宁静祥和的气息,一看便不是普通人。
徐凤年再次对着老者拱手行礼,恭敬地说道:“多谢前辈出手相救,徐凤年感激不尽。不知前辈尊姓大名?”
老者微微一笑,声音温和地说道:“贫僧云游四海,姓名早已不重要。昨日贫僧恰好路过此地,看到公子不惜以性命相搏,救下身后这百余名牧民,心中十分敬佩,本想前来与公子一同拦截野牛群,可惜还是来晚了一步。等贫僧抵达时,公子已经成功拦截并击杀了野牛群,只是自己也身受重伤,昏迷不醒。”
说着,老者走到徐凤年身边,伸出手再次为他把了脉。片刻之后,老者松开手,点了点头说道:“公子的身体已经无大碍了,而且经过这次生死考验,公子的武道境界也有了突破,已经进入金刚境了。”
徐凤年闻言,心中又惊又喜。他能感觉到自己体内的内力比之前更加浑厚,而且身体也变得比以前更加强健,没想到这次重伤竟然还因祸得福,突破到了金刚境。
老者说完,便准备起身离开。徐凤年连忙问道:“前辈,还未告知晚辈您的姓名,晚辈日后也好报答您的救命之恩。”
老者的身影已经逐渐隐入黑夜之中,只留下一句淡淡的话语:“叫我龙树就可以了……”
徐凤年爬起身,对着老者远去的方向再次深深鞠躬,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。
当徐凤年再次坐下,与青鸟对视时,刚才的尴尬已经消失不见。青鸟看着徐凤年,眼神中带着一丝激动,口中喃喃自语:“龙树?龙树?龙树圣僧?”
当 “龙树圣僧” 这四个字从青鸟口中说出时,她的声音都有些颤抖,她激动地抓住徐凤年的手臂说道:“世子,刚才的前辈是龙树圣僧啊!他是两禅寺的住持,是佛门中的得道高僧!”
徐凤年听到 “龙树圣僧” 这个名字,也慢慢回想起来。他曾在一些典籍和传闻中听说过龙树圣僧的事迹。龙树圣僧,乃是两禅寺的住持方丈,在江湖上声望极高。北莽的新武评对这位得道高僧也是十分推崇,盛赞他是 “演法无畏,如来正声,有狮子吼,慑伏众生”。
而且两禅寺并非普通寺庙,它被朝廷多次册封,贵为天下寺庙之首。龙树圣僧更是被尊称为佛门的 “佛头”,两禅寺里面也有许多僧人被朝廷封为国师,可见其盛誉之高。更重要的是,龙树圣僧还是白衣僧人李当心的师父,李当心在江湖上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,实力深不可测。
虽说两禅寺是天下寺庙之首,但它并非像那些名山名庙那样恢弘大气,相反,寺庙的建筑极其简陋朴素。龙树圣僧的住所更是简陋静雅,他平日里穿的僧袍也是缝缝补补,由此可见这位高僧不为名利、低调淡泊的品格。
青鸟继续说道:“龙树圣僧乃是释教圣僧,江湖上的人都称赞他‘苦海渡众生,岂独昆仑潭龙知听讲。佛门狮子喝,可教蓬莱海水扬巨波’。他凭借着无上的修为铸就了金刚不败的体魄,体内的鲜血更是升华成为了金液。只有达到金刚至境的佛陀,血液才会变成金黄色,普通人根本无法做到。”
徐凤年这才明白,为什么龙树圣僧的血液是金黄色的,也更加清楚自己能活下来,并且突破到金刚境,全靠龙树圣僧的金血相助。龙树圣僧用自己的金血为他疗伤,不仅恢复了他体内的气运,还助他突破了武道境界,这份恩情,徐凤年永生难忘。
青鸟得知徐凤年成功进入金刚境,也露出了少有的笑容,那笑容如同冰雪初融,十分动人。徐凤年看着笑起来的青鸟,心中的那种异样感觉再次泛起。为了避免尴尬,徐凤年连忙起身,看向躺在后方帐篷里熟睡的牧民们,想到自己成功救下了他们,也开心地笑了起来。
第二日清早,天刚蒙蒙亮,草原上还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。徐凤年和青鸟收拾好行装,准备继续他们的北莽游历之旅。
就在这时,部落首领带着几个牧民匆匆赶来,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包干粮,恭敬地走到徐凤年面前。部落首领对着徐凤年拱手说道:“恩公,感谢您昨日舍命相救,我们整个部落都感激不尽。得知您还要继续游历,我们也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可以送给您,这些干粮是我们的一点心意,希望能帮到您。”
徐凤年连忙推辞道:“首领客气了,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。你们的心意我心领了,但这些干粮你们还是自己留着吧,你们迁徙途中也需要粮食。”
部落首领坚持要把干粮送给徐凤年,说道:“恩公,您就收下吧。这些干粮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,但对您的游历之旅或许能派上用场。您要是不收下,我们心中会不安的。”
徐凤年见部落首领态度坚决,心中十分感动。但他还是再三推辞,最终部落首领拗不过徐凤年,只好让牧民们收回了干粮。
在和部落首领告辞后,徐凤年和青鸟便准备动身离开。就在徐凤年转身的那一刻,他的眼角不经意间瞥见了部落人群中的一个女子。
那女子站在人群中,显得格外引人注目。她有着一双罕见的墨绿明眸,如同青山绿水一般,充满了灵韵,仿佛能看透人心。她的身材修长挺拔,却没有草原女子常见的粗犷,反而多了几分江南女子的灵秀。正所谓 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”,用来描述她的灵秀之美再合适不过。
徐凤年不由得停下了脚步,目光不由自主地停留在了那女子身上。部落首领看到徐凤年的目光,便知道他对那女子产生了好奇,于是让人去询问了一下情况,然后回来告诉徐凤年:“恩公,那个女子是我们在草原上遇到的孤儿,她是被人遗弃在草原上的,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来历。唯一能证明她身份的,就是她随身携带的一支羌笛,羌笛上面镌刻着‘耶律慕容’四个字,从这四个字来看,她的身份来历恐怕并不简单,但她从来没有跟别人说起过此事。”
徐凤年默默地点了点头,心中对这个女子的身世充满了好奇。他没有再多问,只是深深地看了那女子一眼,然后便带着青鸟转身离开了。
徐凤年不知道的是,这个名叫呼延观音的女子,在不久的将来,会成为助力他成就大业的重要人物,对他的一生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。日后,为了帮助徐凤年,呼延观音甚至不惜散尽自己的气运,结局令人唏嘘不已。若是没有呼延观音的帮助,徐凤年想要在乱世中脱颖而出,赢得最终的胜利,难度将会大大增加。
徐凤年和青鸟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草原的尽头,新的游历旅程还在继续,等待他们的,将会是更多未知的挑战和奇遇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正所谓:
北凉世子游北莽,青鸟相伴走四方。
途经峡谷遇异象,野牛狂奔势难当。
前方牧民正迁徙,老弱妇孺慌又忙。
徐凤年心燃侠义,愿为众生挡祸殃。
孤身迎向野牛群,几番恶斗尘土扬。
终把野牛都击杀,自身重伤倒地上。
幸有圣僧龙树至,云游恰巧遇此场。
见他救人心良善,金血喂下显佛光。
伤势痊愈入金刚,恩人恩情记心房。
次日牧民赠干粮,婉拒之后再续航。
临行瞥见一女子,正是观音未来帮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