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凉州雪:徐骁风云录 > 第34章 白衣缟素破阵时 西楚兵甲尽摧折

第34章 白衣缟素破阵时 西楚兵甲尽摧折(1 / 2)

在广袤的九州大地上,西壁垒宛如一座横亘在徐家军与西楚皇城之间的巍峨巨峰,成为双方势力碰撞的关键节点。这座天然屏障,经过西楚多年的精心经营,由三道防线层层嵌套而成,每一道防线都凝聚着无数工匠的心血与智慧,宛如三道坚不可摧的枷锁,守护着西楚的核心之地。

第一道防线依山而建,那陡峭的峭壁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巨刃,直插云霄,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阻挡敌人而设置的屏障。峭壁之上,怪石嶙峋,荆棘丛生,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丈深渊。而在这险峻之地,仅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可通,这条小径狭窄而崎岖,仅容一人通过,且两侧皆是万丈深渊,稍有风吹草动,便让人胆战心惊。西楚军队在这小径两侧设置了重重陷阱与暗哨,一旦有敌人靠近,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。

第二道防线以护城河为界,这条护城河宽达数十丈,河水深不见底,河底暗桩密布。这些暗桩经过精心设计,有的尖锐如矛,有的带有倒刺,一旦有人或船只不慎撞上,便会遭受重创。护城河两岸,西楚军队修筑了高大的城墙,城墙上设有了望塔和箭楼,士兵们日夜巡逻,警惕地注视着对岸的一举一动。护城河上,仅有几座吊桥连接两岸,吊桥平日里高高挂起,只有得到命令才会放下,成为进入城内的唯一通道。

第三道防线则是城高十丈的坚城,这座城墙高大厚实,由巨大的石块砌成,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坚固如初。城墙上箭楼林立,每一座箭楼都像是一只凶猛的野兽,张开着血盆大口,随时准备吞噬来犯之敌。箭楼之上,弓箭手们严阵以待,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冷酷,手中的弓箭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。城墙之下,还有一道深深的壕沟,壕沟内布满了尖刺和陷阱,进一步增加了攻城的难度。

自徐骁率领徐家军踏上攻打西壁垒的征程以来,时光已经悄然流逝了两年之久。这两年间,徐家军将士们历经无数次血战,付出了巨大的牺牲。前两道防线虽最终被攻破,但第一道防线的惨烈程度远超所有人的预期。在那狭窄的蜿蜒小径上,徐家军与西楚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。

西楚军队凭借着地形优势,居高临下,不断向徐家军投掷巨石、滚木,发射箭矢。徐家军将士们则奋勇向前,他们用盾牌抵挡着敌人的攻击,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推进。每前进一步,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,鲜血染红了小径,尸体堆积如山。但徐家军的将士们没有退缩,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:突破防线,为死去的战友报仇,为徐家军的荣誉而战!

西楚统帅叶白夔,这位春秋十三甲之“兵甲”,以其“王道正大”的用兵风格闻名于世。他自幼熟读兵书,精通兵法,对战争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领悟。他麾下的十二万大戟士,皆是经过严格挑选和训练的精锐之师。这些大戟士身着重甲,手持长戟,训练有素,纪律严明。他们在战场上配合默契,进退有序,宛如一部精密的战争机器。

七十二战以来,叶白夔率领大戟士未尝败绩,更以“铁桶阵”闻名天下。这“铁桶阵”犹如一个坚不可摧的铁桶,将士兵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,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,都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。面对徐家军的猛烈攻击,叶白夔指挥大戟士摆出“铁桶阵”,严阵以待。徐家军虽以悍勇着称,但面对这无懈可击的阵法,竟在第一道防线前僵持了大半年之久,伤亡惨重。每一次冲锋,都伴随着无数将士的倒下,但徐家军始终无法突破西楚军队的防线。

“北凉铁骑,死战不退!”徐骁那洪亮而坚定的吼声在营帐中回荡,那声音仿佛是一把利剑,穿透了营帐的墙壁,传入了每一位将士的耳中。然而,当将士们抬起头来,与徐骁目光交汇时,那眼中却难掩疲惫之色。长时间的艰苦战斗,让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达到了极限。连续的征战,让他们失去了太多的战友,每一次回忆起那些惨烈的战斗场景,他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悲痛和无奈。

副将陈芝豹,这位在春秋乱世中被称为“小人屠”的年轻将领,眼神冷峻,语气坚定地说道:“叶白夔的阵法无懈可击,唯有以奇破正。我们不能再按照常规的方式与他们作战,必须想出一个出其不意的办法,才能打破这僵局。”

徐骁沉默良久,他的眉头紧锁,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光芒。他知道陈芝豹说得有道理,但以奇破正并非易事,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。然而,眼下的局势已经容不得他再犹豫了。终于,他缓缓点头,说道:“明日卯时,全军强攻!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,我们都要突破这道防线!”

攻势发起的前夜,徐骁的夫人吴素悄然登上了战鼓台。她身着素白麻衣,散发跣足,宛如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。然而,她那坚定的眼神和挺拔的身姿,却透露出一种无畏的勇气和决心。她以“白衣缟素”明志,此战若不胜,徐家军将殉国!这不仅仅是一种誓言,更是她对徐家军将士们的承诺,对这场战争的担当。

鼓声骤起,第一曲《破阵》如雷霆万钧般响起。这激昂的鼓声仿佛是徐骁初创军时所用的鼓谱,曾激励着六百辽东铁甲横扫辽东。那磅礴的气势,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,瞬间席卷了整个战场。将士们闻声而动,他们的眼中燃起了血色的火焰,那是对胜利的渴望,对敌人的仇恨。他们紧紧握住手中的武器,仿佛与武器融为一体,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。

第二曲《葬魂》接踵而至,这是吴素改编自吴家剑冢祭剑曲的悲歌。那悠扬而又哀伤的旋律,声传十里,如泣如诉。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,将士们的牺牲,以及对和平的渴望。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一把利刃,刺痛着将士们的心灵,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战斗的决心。

“闻鼓者,三日不眠亦力战!”北凉的史载中如此记载,在那激昂的鼓声覆盖之处,北凉军卒们即便伤口结着血痂,依然奋勇冲锋。他们不顾身体的伤痛,不顾生死,心中只有一个信念:为了徐家军,为了北凉,冲啊!第三日,鼓皮在长时间的击打下终于破裂,但吴素并没有停止,她以剑鞘续击。

那青铜剑鞘在她的击打下,发出沉闷而又坚定的声响。剑鞘崩裂七寸,她的手也被震得鲜血直流,但她依然没有辍止。将士们泪流满面,他们被吴素的勇气和决心所感动,却无人后退一步。他们知道,在这场战争中,每一个人都在为了胜利而拼搏,每一个人都在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而战斗。

叶白夔站在城楼上,面色凝重。他望着那在战鼓声中奋勇冲锋的徐家军,心中不禁感叹:“徐骁得此妇,胜过十万雄兵!”他深知,吴素的鼓声不仅仅是一种激励,更是一种精神的力量,它让徐家军将士们凝聚在一起,形成了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。

攻城战正式打响。徐骁亲率三千大雪龙骑佯攻主门,他们骑着高大的战马,身披白色的战甲,宛如一群白色的幽灵,在战场上呼啸而过。他们的攻击猛烈而突然,让西楚军队一时之间有些措手不及。然而,这仅仅是一个幌子,实则由锦州十八老字营之一的“鱼鼓营”从侧翼突袭。鱼鼓营,这是徐骁早期从辽东六百铁甲起家的核心部队,以“死战第一”闻名。他们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,悄无声息地插入敌人的心脏。

统帅燕文鸾一马当先,他身姿矫健,眼神犀利,手中挥舞着长刀,如同战神下凡一般。身后千名士卒如潮水般涌向峭壁,他们的脚步坚定而有力,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敌人的心上。西楚精锐的箭雨倾泻而下,如同一场黑色的暴雨,瞬间笼罩了鱼鼓营。

鱼鼓营的将士们迅速以盾牌结阵,他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,盾牌相互拼接,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。然而,敌人的箭雨太过密集,每前进一步,便留下数十具尸体。但鱼鼓营的将士们没有退缩,他们依然坚定地向前推进,用自己的生命为后续部队开辟道路。

“许涌关!带人炸开暗门!”燕文鸾大声吼道。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,充满了力量和决心。年轻士卒许涌关应声而出,他身材并不高大,但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。此时,他左臂已中三箭,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袖,但他却仍死死护住怀中的火药包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无畏,仿佛在告诉世人,他不怕死,他要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任务。

他带着几个战友,冒着敌人的箭雨,艰难地向暗门靠近。终于,他们来到了暗门附近,许涌关毫不犹豫地点燃了火药包。随着一声巨响,暗门被炸开,瞬间,西楚铁桶阵露出了破绽。鱼鼓营如猛虎入羊群,与大戟士展开了白刃战。

许涌关在混战中被流箭射中右眼,剧痛让他差点昏厥过去。但他咬紧牙关,咬牙拔出箭矢,连眼珠带出,血水混着泪水模糊了视线。但他顾不上这些,依然嘶吼着冲锋。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,激励着身边的战友们。最终,他因失血过多,昏死在尸堆中。当后续部队救回他时,他已失去意识,但他的手中依然紧紧握着那把带血的刀。此役,鱼鼓营仅存十六人,但他们却为三千大雪龙骑开辟了冲锋通道。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,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。

叶白夔的败局,不仅仅是因为徐家军的悍勇,更因为陈芝豹的心理战。陈芝豹,这位在春秋乱世中被称为“小人屠”的将领,用兵奇正相间,尤擅攻心。他传承了徐骁的精神,深知战争不仅仅是武力的较量,更是心理的博弈。他暗中派死士潜入西楚后方,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和侦察,终于成功俘虏了叶白夔的妻女。

攻城第三日,陈芝豹命人将叶白夔的妻子和女儿绑在战马上,当着西楚军的面拖行于阵前。这一残忍的举动,让西楚军队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。“叶兵甲!你的王道正大,可救得了至亲?”陈芝豹的声音如寒冰刺骨,在战场上回荡。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嘲讽和挑衅,仿佛在向叶白夔宣战。

叶白夔面色惨白,他的双手紧紧握住令旗,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。他的身体微微颤抖,眼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。手中令旗颤抖不止,他想要下令反击,但心中的痛苦和矛盾让他无法做出决定。西楚精锐的阵型出现骚动,士兵们看到统帅的妻女遭受如此折磨,心中充满了愤怒和迷茫。

他们不知道该继续战斗,还是该去救统帅的家人。徐家军趁势猛攻,他们的攻击如同狂风暴雨一般,让西楚军队有些招架不住。叶白夔的副将吼道:“统帅!下令反击!”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焦急和期待,希望叶白夔能够振作起来,带领他们扭转战局。

但叶白夔却如木雕般呆立,口中喃喃:“吾道穷矣……”他的心中充满了绝望,他一生坚守的“王道正大”,在陈芝豹的心理战面前显得如此脆弱。他深知,这场战争他已经输了,他的信念已经崩塌。最终,历经半年,西壁垒的最后一道防线彻底崩溃。

叶白夔看着已经无法挽回的结局,心中充满了悲愤和无奈。于是在西楚精锐几乎耗尽时,他自刎于阵前,临终叹道:“非败于徐骁铁骑,实溃于妇人鼓角……陈芝豹,兵法之强,吾不如也。”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吴素鼓声的敬畏和对陈芝豹兵法的赞叹,也表达了他对自己失败的无奈和遗憾。

西壁垒攻破后,徐家军长驱直入,直逼西楚皇城。西楚灭亡已成定局,但徐骁却下令暂停追击。他看着眼前的战场,心中感慨万千。“叶白夔虽败,但其人值得敬重。”徐骁对陈芝豹道,“他的女儿,不能流落街头。”他深知,战争虽然残酷,但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对手,尤其是像叶白夔这样的英雄。他的女儿是无辜的,不应该为这场战争付出代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