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凉州雪:徐骁风云录 > 第23章 帐中谋策定西楚 景河血战徐军苦

第23章 帐中谋策定西楚 景河血战徐军苦(2 / 2)

褚禄山,身材魁梧,力大无穷,骑术精湛,且作战勇猛无比,是徐家军中的一员猛将。他听到徐骁的命令后,拍着胸脯,声音洪亮地保证道:“将军放心,末将定不辱使命,定将那西楚大戟士打得落花流水!”

燕文鸾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,他沉稳地点点头,目光坚定地说道:“将军,我等定全力配合褚将军,攻克景河。”

西楚的大戟士,一直以来都是战场上的主宰者。他们穿着厚重的铠甲,那铠甲由精钢打造而成,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,如同移动的堡垒,让人望而生畏。他们手持长戟,长戟的戟头锋利无比,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光芒。他们的步伐坚定有力,每一次踏步,都仿佛在敲响战鼓,震撼着人们的心灵。

西楚人民对他们寄予厚望,视他们为国家的屏障,坚信他们能够抵御一切外敌的侵犯。在西楚的街头巷尾,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对大戟士的赞美之词。孩子们以大戟士为榜样,梦想着有一天也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,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。

第二日拂晓,天色还未完全亮透,空气中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,给整个战场增添了一丝神秘和紧张的氛围。在徐骁的命令下,燕文鸾部十六万的重甲步兵与褚禄山部的数万轻骑兵便开始进攻。

燕文鸾一声令下,重甲步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,缓缓向景河推进。他们的盾牌紧密相连,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,如同铜墙铁壁一般。褚禄山则率领轻骑兵在两侧策应,他们如同敏捷的猎豹,眼神中透露出凶狠和果敢,时刻准备着发起攻击。

当徐家军接近景河时,西楚的大戟士早已严阵以待。他们站在河对岸,眼神中透露出不屑与傲慢,仿佛在嘲笑徐家军的不自量力。随着一声令下,西楚大戟士如潮水般涌了过来。他们挥舞着长戟,发出震天的吼声,那气势仿佛要将徐家军吞噬。

景河之战的第一次战役就此拉开帷幕。褚禄山一马当先,率领轻骑兵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敌阵。他的手中挥舞着长刀,刀光闪烁,如同一道道闪电划破夜空,所到之处,西楚士兵纷纷倒下。

然而,西楚大戟士也并非等闲之辈,他们凭借着厚重的铠甲和锋利的长戟,与徐家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。他们组成紧密的方阵,互相配合,将长戟挥舞得密不透风,让徐家军难以靠近。

燕文鸾指挥着重甲步兵,用盾牌抵挡着西楚大戟士的攻击,同时寻找着反击的机会。他们的长枪不时地从盾牌的缝隙中刺出,给西楚士兵造成了一定的杀伤。但西楚大戟士反应迅速,他们用长戟将长枪拨开,继续发起猛烈的攻击。

在西楚重甲大戟士的顽强抵抗下,徐家军与西楚的第一场战役持续了十天。这十天里,战场上硝烟弥漫,喊杀声震天动地。每一天都有无数的将士倒下,鲜血染红了景河的水,河水仿佛都带着一股血腥味。

徐家军的将士们虽然英勇善战,但西楚大戟士的防御实在太过坚固。他们的长戟挥舞起来,形成了一道道密不透风的防线,让徐家军难以突破。徐骁站在远处的高地上,看着战场上的局势,眉头紧锁,心中焦急万分。他深知,这样僵持下去对徐家军不利,必须尽快找到突破的方法。

在这十天里,徐骁日夜守在指挥部,密切关注着战场的动态。他与赵长陵、李义山不断地分析战况,调整作战策略。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,从正面强攻到侧面迂回,但都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。每一次进攻,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,却收获甚微。

将士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他们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,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。但他们没有退缩,依然坚定地战斗在第一线。他们知道,自己肩负着保家卫国、统一中原的使命,不能轻易放弃。褚禄山在这十天里,几乎没有合过眼。他带领着轻骑兵不断地发起冲锋,试图打破西楚大戟士的防线。但每一次冲锋,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。他的身上也多处受伤,但他依然咬牙坚持着,心中只有一个信念:一定要战胜敌人。

燕文鸾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他指挥着重甲步兵,既要抵挡西楚大戟士的攻击,又要寻找反击的机会。他的嗓子喊哑了,身体也疲惫不堪,但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上,鼓舞着将士们的士气。

西楚的大戟士们虽然占据了上风,但他们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。长时间的战斗让他们疲惫不堪,物资也逐渐匮乏。但他们依然坚信自己能够守住景河,保卫西楚的领土。

在这十天的战斗中,最强的攻和最强的防在离阳和西楚边境开展着。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,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了争夺的焦点。战场上,尸体堆积如山,鲜血汇成了小溪,那惨烈的景象让人不忍直视。

然而,徐骁并没有放弃。他知道,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,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。他继续与赵长陵、李义山商讨对策,寻找西楚大戟士的弱点。他们相信,只要坚持不懈,就一定能够找到突破的方法,打破这僵局,带领徐家军走向胜利,实现统一中原的伟大目标。

在持续十天的第一次战役后,徐骁命令士兵们休整两日后再继续攻击。军帐中,徐骁看着地图上景河的地形,眉头紧锁,他看到西楚的大戟士果真是固若金汤,才明白西楚能够立足于战乱的春秋中。

在接下来的第二次战役,徐骁和赵长陵、李义山商量后,决定利用西楚大戟士的笨重的特性,发挥徐家军骑兵灵活的优势。徐家军的骑兵如同疾风一般,从四面八方包围而来,他们手中的长枪如同死神的镰刀,每一次挥舞都带走数条生命。在这样的战术面前,重甲步兵不再是战场上的霸主,而是成了固守的炮灰。

西楚大戟士每个人奋力抵抗,试图用他们的勇猛和坚韧来逆转战局。但徐家军如同一台精密运作的战争机器,每一个部分都运作得无比协调。在徐骁的指挥下,徐家军的骑兵和步兵相互配合,完美执行每一个战术。而西楚大戟士,即使拥有无比坚韧的意志和强大的力量,也无法逃脱被围困、被消耗、最终被击败的命运。

景河之战的第二次战役,持续了一个月。在褚禄山带领的轻骑兵不断的冲击下和燕文鸾的重甲步兵的攻击下,西楚的大戟士占不到一点便宜。他们被徐家军分割包围,逐渐失去了战斗的主动权。最终第二次战役结束后,西楚的大戟士几乎折损了一半,景河防线岌岌可危。

第二次战役结束后,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着徐骁及徐家军的方面倾斜……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正所谓:

徐骁挥师向西楚,铁骑奔腾尘土舞。

过关斩将势如虎,一路摧枯拉朽途。

直抵景河风云怒,十二戟士严阵堵。

重甲如山气盖殊,长戟耀日寒光吐。

徐骁令下谋略出,禄山轻骑似飞鹄。

文鸾步卒坚如筑,两军配合战阵铺。

初战旬日硝烟苦,大戟顽强难攻取。

再战月余血满湖,西楚兵疲损无数。
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