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凉州雪:徐骁风云录 > 第12章 徐骁破云气势昂 智计如星耀军帐

第12章 徐骁破云气势昂 智计如星耀军帐(2 / 2)

徐家军的营帐之中,灯火摇曳,将整个营帐映照得如同白昼。那跳跃的火光,似是战争的鼓点,在寂静的夜里跳动不息。徐骁端坐在主位之上,目光紧紧地锁定在眼前的地图上,眉头紧锁,宛如一道深深的沟壑。

地图上,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后隋的城池、关隘和兵力部署。徐骁深知,虽然云州城已经在徐家军的铁蹄下被攻破,但后隋的实力依旧不容小觑。此次伐隋,乃是一场灭国之战,其艰难程度,远非寻常战役可比。每一座城池、每一支军队,都可能成为横亘在徐家军面前的巨大阻碍。

然而,徐骁心中也有着一股坚定的信念。只要啃下第一块骨头,剩下的几个就好啃了。这第一块骨头,便是后隋的都城,只要攻破都城,后隋的防线必将土崩瓦解。但后隋的防御体系坚固,且士气尚存,想要啃下这块硬骨头,谈何容易。

而且,后隋与后宋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,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,将两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。倘若后宋出兵相助后隋,那么徐家军将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,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。徐骁深知这一点,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,手指不自觉地在地图上轻轻敲击着,仿佛在思考着应对之策。

就在这时,一位亲卫匆匆走了进来,他神色匆匆,手中拿着一叠探子送来的情报。亲卫单膝跪地,恭敬地说道:“将军,探子来报。后隋朝堂上如今争论不休,主战派和主降派各执一词,互不相让。主战派认为,后隋国力尚存,应当拼死一战,保卫国家尊严;而主降派则主张投降,以求保全性命和部分利益。但是后隋老丞相主事,消息说老丞相已经派人前往后宋求援,说是割让两城和万两黄金给后宋,以换取后宋的军事支持。”

徐骁微微点头,示意亲卫起身,然后说道:“我知道了,你先下去吧。”亲卫领命,转身退出了营帐。

亲卫离开后,营帐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。徐骁面露难色,眉头皱得更紧了,他看向身旁的赵长陵,问道:“赵兄,你觉得后宋会派援军吗?”

赵长陵身着一身白色长袍,气质儒雅,手中摇着一把蒲扇,在军帐中来回踱步,每一步都显得沉稳而从容。他思索片刻后,回答徐骁道:“将军,我认为后宋会出兵的!虽说当今的后宋皇帝年纪尚小,尚不能完全掌控朝政,但是据后宋的探子信息来说,此后隋小皇帝有着不同凡响的志气。他虽年幼,却有着称霸天下的野心,此次后隋求援,对他来说,或许是一个扩张势力的绝佳机会。而且,后隋割让的两城和万两黄金,对于后宋来说,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,足以让他心动。”

旁边的李义山身着深色袍子,他身材不高,却透着一股精明干练的气质。他捋了捋自己短短的小胡子,若有所思,在听到赵长陵的话后,微微点头,表示赞同。然后又思索了一会,对着徐骁说:“将军,如今后隋已经派使者前往后宋献城献黄金以求后宋支援。那么,我们同样也可以派使者前往后宋啊!我们不能坐以待毙,必须主动出击,争取后宋的支持,或者至少让后宋保持中立。”

徐骁听到李义山的话,不由得精神一振,眼中闪过一丝光芒。他有些急不可耐地问:“义山兄,可否具体说说?派使者前往后宋该如何说法?”

李义山继续捋着自己的小胡子,眼睛微闭着,仿佛在脑海中勾勒着一幅宏大的战略蓝图。片刻后,他缓缓睁开眼睛,说道:“既然后隋是献城献黄金,那么我们派使者前往后宋朝廷,向后隋的小皇帝表明,我们徐家军可以和后宋联合前后夹击后隋。待到后隋灭国,我们许他更多城池,比如三城甚至四城,想必那小皇帝定会心动。毕竟,对于后宋来说,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,既能得到城池,又能削弱徐家军的实力,他很难拒绝这样的诱惑。”

赵长陵摇着蒲扇,眉头微皱,说道:“不见得,倘若后宋与我徐家军联合,前后夹击后隋,想必后隋定当会以死相战。后隋军队虽然目前士气受挫,但如今到了灭国之难,定会拼死抵抗。即使我徐家军灭了后隋,想必也会损失很大。而且,倘若此刻后宋发兵,以为了帮助后隋复国的理由,那么其他的诸侯国也会支持后宋,到时候我们徐家军将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,这场战争的走向就难以预料了。”

李义山听后,微微一怔,随即陷入了沉思。他捋着小胡子的手也停了下来,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索的光芒。过了半刻钟后,李义山有些激动地说:“赵兄所言极是,我考虑欠缺了。不过,我们可以换个思路。我们不妨和后隋的小皇帝约好,如果合作灭了后隋,城池对半分,这么大的利益想必后宋小皇帝不会拒绝。然后再让后宋小皇帝假装答应出兵援助后隋,待到时机成熟,比如后隋军队主力被我们牵制在前线时,便从后隋内部发难。我们可以派遣一支精锐部队,伪装成后宋军队,在关键时刻对后隋都城发动突袭。如此一来,便可破了后隋都城,让后隋陷入混乱之中。”

徐骁听到这里,不禁拍手称快。他站起身来,对着赵长陵和李义山抱拳,眼中满是敬佩之色,说道:“我徐骁有二位先生,统一中原指日可待!二位先生的谋略,让徐某佩服得五体投地。就按照义山兄的计策行事。”

“还有,我们同时派十万黑甲铁骑悄悄潜入后隋与后宋的边境。这十万黑甲铁骑乃是我徐家军的精锐之师,个个骁勇善战。如果按照我们的预想发展,那么当后宋的军队与后隋交战后,我们前方的大军可待他们互相厮杀差不多时再出兵。此时再命潜伏在后隋与后宋边境的十万大军,将后宋与后隋的边境直接占领,切断后宋军队的退路。如此一来,后宋的军队基本会在后隋境内便会消耗殆尽。这样后面再灭后宋也是轻而易举的!”

徐骁越听越激动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。在李义山的计谋说出后,徐骁便从军中挑了数十名能说会道的人。这些使者不仅口才出众,而且对局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。徐骁将他们召集在一起,亲自交代了任务和注意事项,然后由李义山亲自带领,前往后宋朝堂。

而在李义山带着使者离去之后,徐家军依照计划,于第二日,对后隋的都城开始攻击。

第二日,天色尚未大亮,徐家军的战鼓便擂响了。那震耳欲聋的鼓声,仿佛是死神的召唤,让后隋的百姓们陷入了恐慌之中。老丞相得知徐家军开始进攻的消息后,心急如焚。他连忙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,然而,朝堂之上,依然是争论不休。

主战派的大臣们一个个义愤填膺,他们挥舞着手臂,大声说道:“丞相,我们后隋国力尚存,岂能轻易投降?应当出兵迎战,与徐家军决一死战,保卫我们的国家和百姓!”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绝,仿佛已经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。

而主降派的大臣们则满脸忧虑,他们低着头,小声说道:“丞相,如今徐家军势大,我们后隋难以抵挡。与其拼个鱼死网破,不如投降,或许还能保全性命和部分利益。否则,一旦城破,百姓们将遭受灭顶之灾啊!”他们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,显然对战争充满了恐惧。

老丞相看着眼前混乱的局面,心中充满了绝望。他深知,后隋如今已经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,朝堂上的大臣们各怀心思,难以团结一心。但他依旧镇定自若,努力保持着威严的神情,说道:“前几日派去后宋的使者何时归来?”

“禀丞相,如果一切顺利的话,五日内方可回来。”其中的一个主战派大臣站出来说道。他的声音虽然洪亮,但却难以掩盖心中的焦虑。

“好,那传令下去,命守城将士坚守五日,待后宋援军到来。我们一定要撑到援军到来,只要后宋出兵相助,我们就有翻盘的机会。”老丞相大声说道,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,试图给大臣们一些信心。

在安排好后,老丞相因不想再看见议事厅的争吵,于是在仆人的搀扶下,缓缓地回自己府邸休息去了。只留下还在争吵的两个派系在议事厅接着吵,那激烈的争吵声,仿佛是后隋命运的悲歌。

而后隋的皇帝,依旧在后宫中与妃女们寻欢作乐。他身着华丽的龙袍,头戴皇冠,却丝毫没有一国之君的威严。他搂着身边的妃子,喝着美酒,对外面的战事不闻不问。他以为,将事情交给老丞相处理,就可以高枕无忧了。然而,他却不知道,后隋的命运已经岌岌可危,一场灭顶之灾正悄然降临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徐家军离后隋的都城越来越近。后隋的百姓们人心惶惶,纷纷逃离家园。他们拖家带口,背着简单的行囊,在街道上匆匆忙忙地走着,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。城中一片混乱,店铺关门,街道上冷冷清清,往日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。

而后隋的军队,士气低落,毫无斗志。他们看着徐家军如潮水般涌来,心中充满了恐惧。许多士兵甚至已经开始偷偷地逃走,他们不想在这场毫无胜算的战争中白白送命。

老丞相看着这日益衰败的后隋,心中充满了悲愤。他知道,如果五日后,得不到后宋的支援,那么后隋就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。如果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,那么后隋必将灭亡。然而,一想起主战派和主降派的争论声中,他却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助。他独自坐在书房中,望着窗外的夜色,心中默默地祈祷着,希望后宋的援军能够早日到来,拯救后隋于水火之中。但他也知道,这或许只是一场遥不可及的梦……

……

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,后隋的命运究竟会走向何方?是能够在老丞相的努力下,与后宋结盟,共同对抗徐家军,还是会在徐家军的强大攻势下,最终走向灭亡?这一切,都还是未知数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后隋的这场危机,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,而老丞相,也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正所谓:

云州城破势如霆,月余奔袭隋都近。

都城在前未轻进,徐帅凝思虑万钧。

帐中谋士聚如云,义山长陵智超群。

共商妙策破隋计,唇枪舌剑定乾坤。

义山领命使宋奔,晓以利害劝联姻。

许诺城池诱小帝,暗藏玄机待时临。

且看后续风云变,徐家军威震宇寰。

灭隋大业指日待,千秋功绩史册传。
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