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那风云变幻、诸侯割据的春秋时代,天下局势犹如一团乱麻,各国纷争不断,战火纷飞。大楚绿亭赵氏,乃是一方声名显赫的世家大族,其家族底蕴深厚得如同那千年古树,根深蒂固。赵氏府邸雕梁画栋,亭台楼阁错落有致,府中藏书万卷,珍宝无数。家族中人才辈出,在朝堂之上,赵氏子弟多担任要职,为朝廷出谋划策;在战场之上,赵氏男儿更是英勇无畏,冲锋陷阵。赵氏在当地有着极高的威望,百姓们提及赵氏,无不竖起大拇指,赞不绝口。
而赵氏的嫡长孙——赵长陵,更是自幼聪慧过人,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。他三岁能诵诗,五岁能作文,七岁便开始研读兵法谋略。他每日在书房中苦读,常常废寝忘食,对天下大事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。他心怀天下大志,渴望能在这乱世中一展身手,为百姓谋福祉,为国家定乾坤。
彼时,徐骁已是一方豪杰。他身形一般,面容刚毅,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威严和果敢。他麾下的徐家军声名远扬,这支军队纪律严明,作战勇猛,在乱世中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。徐家军的旗帜所到之处,敌人无不闻风丧胆。
赵长陵听闻徐骁的威名,心中暗自思忖:“此人能在乱世中崛起,定是有大作为之人。若我能投靠于他,或许能实现我的抱负。”于是,他毅然决然地带着家仆六百余人,踏上了投靠徐骁的征程。一路上,他们风餐露宿,历经艰辛,但赵长陵心中始终怀揣着希望。
当徐骁见到在自己府邸前闹事的赵长陵时,只见他气宇轩昂,谈吐不凡。赵长陵身着一袭白衣,风度翩翩,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之气。他向徐骁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和抱负,并求徐骁为自己以后报仇。徐骁听后,心中大喜,当即便拜他为徐家军首席谋士。自此,赵长陵便成了徐家军中举足轻重的力量。
徐骁本就有着非凡的胆识和卓越的领导才能,如今得赵长陵相助,更是如虎添翼。每日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徐家军的营帐上时,徐骁和赵长陵便会在营帐中商议军国大事。
这一日,营帐中烛火摇曳,徐骁和赵长陵相对而坐。徐骁率先开口道:“赵兄,如今这乱世之中,各国纷争不断,我们徐家军虽有一定实力,但要想在这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,还需精心谋划。”
赵长陵微微点头,说道:“将军所言极是。从战略布局来看,我们应先巩固现有地盘,然后逐步向外扩张。我们可以先攻占周边的一些小国,积累实力,再图中原。”
徐骁皱了皱眉头,说道:“攻占小国虽易,但也会引起其他大国的警惕。我们需谨慎行事,避免陷入多线作战的困境。”
赵长陵思索片刻,说道:“将军所言有理。我们可以在攻占小国的同时,与其他大国保持一定的友好关系,避免他们联合起来对付我们。另外,在战术安排上,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地形和敌人的情况,制定相应的战术。比如,在山地作战时,我们可以利用地形优势,设置埋伏;在水上作战时,我们可以利用船只的优势,进行突袭。”
徐骁听后,眼中露出赞赏之色,说道:“赵兄果然谋略过人。那在兵力调配方面,你有何见解?”
赵长陵说道:“兵力调配要合理,不能将所有兵力都集中在一处。我们可以将兵力分为前军、中军和后军。前军负责冲锋陷阵,中军负责指挥和支援,后军负责后勤保障。另外,我们还要留一部分兵力作为预备队,以应对突发情况。”
徐骁点了点头,说道:“赵兄考虑得十分周全。在后勤保障方面,我们也不能忽视。要确保军队的粮草、武器等物资充足。”
赵长陵说道:“将军放心,我已安排专人负责后勤保障工作。我们会定期采购粮草、武器等物资,并建立完善的仓库管理制度,确保物资的安全和供应。”
二人就这样在营帐中从战略布局到战术安排,从兵力调配到后勤保障,无不精心谋划,为将来一统中原的宏图大业精心布局。他们深知,在这乱世之中,唯有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,方能在这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这一日清晨,阳光洒在城镇的街道上,给这略显破败的城镇增添了几分生机。街道两旁的店铺陆续开门营业,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。徐骁与赵长陵身着朴素的衣衫,来到城镇的街道上,找了一家简陋的小店,准备吃一顿简单的早餐。
店内摆放着几张破旧的桌椅,桌上摆着几碟小菜和两碗热粥。小菜虽不精致,但散发着淡淡的清香;热粥冒着腾腾的热气,让人看了顿感温暖。
徐骁和赵长陵相对而坐,徐骁拿起筷子,夹起一块腌萝卜,放入口中,边嚼边说道:“赵兄啊,昨日我已将精心挑选的探子们分别派往各国。这些探子都是我徐家军中的精英,他们身怀绝技,心思缜密,有的擅长伪装,有的精通情报收集,有的善于分析局势。我让他们潜入各国,定能为我们探得各国机密,了解各国的政治、军事、经济等方面的情况,为日后的大业做好铺垫。”
赵长陵微微点头,放下手中的筷子,目光坚定地说:“将军英明。如今各国看似平静,实则暗流涌动。各国之间明争暗斗,互相猜忌,都在暗中积蓄力量,准备在这乱世中争夺一席之地。我们提前部署,定能在这乱世中抢占先机。只是,与离阳王朝的合作契机,还需耐心等待。离阳王朝乃中原强国之一,其国力雄厚,兵力强盛,若能与之结盟,一统中原之事便多了几分把握。只是这契机,着实难寻啊。”
徐骁叹了口气,道:“是啊,离阳王朝实力强大,若能与之携手,无疑是我们的一大助力。但离阳王朝向来高傲,对其他诸侯多有防范,要想与之结盟,并非易事。这契机,或许需要一场重大的事件来推动。”
就在二人聊着正欢时,这时背对着徐骁而坐的一位年轻少年突然开口说了句:“徐将军的机遇很快便会到来的!”这声音清脆响亮,在安静的店内格外引人注目。
徐骁和赵长陵听到少年的话都十分震惊,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下手中的动作。赵长陵侧头看向徐骁身后的男子,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警惕;徐骁则起身直接走到男子的对面坐了下来。这一坐,徐骁发现此男子十分面熟,但是一时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。
男子看见徐骁坐到自己对面,拱手说:“徐家军,多日不见。果然如我所想的一样。”
徐骁眉头微皱,思索片刻后,突然眼睛一亮,惊喜道:“你是……李义山?”
少年默默点头,正是前几日因缺钱偷包子吃而被包子铺老板抓个现行的李义山。那日,李义山衣衫褴褛,面容憔悴,头发凌乱地散落在额前,眼神中透露出疲惫和无奈。他站在包子铺前,望着那热气腾腾的包子,肚子不争气地咕咕叫着。最终,他没能抵挡住饥饿的诱惑,偷偷拿了一个包子,却被老板当场抓住。
老板揪着他的衣领,大声斥责:“你这小贼,竟敢偷我的包子!我要送去官老爷那。”引来了周围人的围观。李义山满脸通红,低着头,不敢看众人的目光。幸得路过的徐骁和吴素二人撞见,并代李义山付清了包子钱。
而如今,眼前的李义山却精神抖擞,面容红润,与那日判若两人。他身着一袭青衫,虽然布料普通,但洗得干干净净,头发也梳理得整整齐齐。徐骁心中暗自惊叹,这李义山究竟是何许人也,竟有如此大的变化。
徐骁连忙问道:“李兄,刚才你说的和你猜想的一样是什么意思?还有刚才你说我的机遇要来了?”
李义山微微一笑,拱手道:“第一点和我猜的一样就是,当日我偷包子而被老板抓现行时,我就知道你是徐骁徐将军。将军虽衣着朴素,但气度不凡,举手投足间尽显豪迈之气。而且,将军身边又有夫人相随,夫人气质高雅,温婉贤淑,一看便知将军非凡人。当时将军虽未表明身份,但言谈举止间尽显豪迈之气,我便猜到将军定是胸怀大志之人。我曾听闻徐骁将军的大名,知道他是一位心怀天下、有勇有谋的英雄豪杰,所以当时便认定你就是他。”
徐骁听了,心中不禁对李义山多了几分钦佩。他又问道:“那先生所说的机遇又是何事?”
李义山喝了口粥,缓缓说道:“至于将军与离阳皇帝的机遇,不出一个月便会到来。离阳老皇帝赵礼也想着一统中原,与将军的想法不谋而合。据可靠消息,老皇帝已经派人来寻将军,具体派何人就不得而知了。我平日里结交了不少江湖人士,消息还算灵通。近日,我从一位江湖朋友那里得知,离阳王朝内部正在商议与徐家军合作之事,老皇帝认为将军乃是一方豪杰,若能与之合作,必能助力他一统中原。”
徐骁和赵长陵听后,心中皆是一震。他们没想到,这李义山竟有如此神通,能知晓如此重要的消息。徐骁看着李义山,眼中满是欣赏,说道:“李兄,你既有如此才能,又知晓如此机密,若能投靠我徐骁,日后定能成就一番大业。我徐家军正需要像先生这样的人才,有了先生的加入,我们一统中原的宏图大业定能早日实现。”
李义山却微微皱眉,说道:“我以此消息告知将军,本就是想投靠将军,可看将军和赵先生这反应,莫不是觉得我李义山不可信?我虽曾因生活所迫偷过包子,但那也是无奈之举。我自幼饱读诗书,精通谋略,一直渴望能有一展身手的机会。如今听闻将军的大名,深感将军乃是有大作为之人,所以才想投靠将军,为将军效力。”说着,便起身要离开。
徐骁下意识地伸手抓住李义山的手,片刻后才缓过神来,笑嘻嘻地说:“既然都来投靠我徐骁了,岂能有让你走的道理。我徐骁求贤若渴,先生能来,是我徐家军之福啊。先生莫要误会,我们并非觉得先生不可信,只是这消息太过突然,让我们有些惊讶罢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