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扶起徐骁,说道:“起来吧。希望你能说到做到。这三百兵马,我会让人尽快安排给你。你准备一下,尽快出发吧。”
徐骁满怀感激地凝视着眼前的老人,眼眶不禁湿润了,泪水在他的眼眸中闪烁。他深知这三百兵马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多,但对他而言,却犹如雪中送炭,是一根至关重要的救命稻草。他在心中默默立下誓言,一定要善用这三百兵马,全力以赴地战胜王遂,绝不能辜负老人对他的殷切期望。
与此同时,在兵部的一间房间里,那位老者正与一个年轻人相对而坐。老者面带疑虑地看着年轻人,开口问道:“小寒啊,你真的确定这个徐骁有什么过人之处吗?”这个被老人唤作为小寒的年轻人,正是之前率领离阳王朝大军前往益阙支援王翦和徐骁的将领。他在听到老人的询问后,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,眼神坚定而自信。
老人凝视着小寒那毫无迟疑的目光,似乎想要从他的眼中找到一丝犹豫或不确定。然而,小寒的眼神始终如一,没有丝毫的动摇。老人见状,无奈地挥了挥手,示意小寒可以退下了。待小寒离去后,老人心中暗自思忖:“徐骁啊徐骁,希望小寒没有看走眼,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啊!”
次日清晨,雨水依旧飘落在兵部的大门外,那三百名被老人借给徐骁的士兵早已整齐地列队集合。尽管他们的人数相对较少,但每个人都显得精神焕发,士气高昂。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毅和勇敢,仿佛已经做好了面对任何艰难险阻的准备。
徐骁站在士兵们面前,看着他们,心中充满了感恩和信心。他知道,这三百人就是他复仇的希望。他大声说道:“在三百兄弟们,我徐骁在此先感谢诸位能够帮我。我曾经遭受了惨痛的失败,但我不能也不会就此放弃。今天,我有了这诸位兄弟,就有了重新战斗的机会。我们要为了那些死去的兄弟们,为了我们军人的荣耀,奋勇杀敌,保家卫国!”
士兵们在小寒受到老人指示后,要绝对服从徐骁,于是三百人齐声高呼:“奋勇杀敌,保家卫国!”声音震天动地,充满了斗志。
徐骁点了点头,在朝着老人的房间磕了三个响头,起身后带领着三百士兵,踏上了新的征程。徐骁深知,这三百兵马虽然战斗力不错,但与王遂的大军相比,还是相差甚远。因此,他必须制定一个周密的作战计划,才能有一线胜算。他日夜思索,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计划。他知道,这场战斗将会是一场生死之战,他必须全力以赴。
在行军的途中,徐骁也不断地激励着士兵们。他给他们讲述徐家军曾经的辉煌,讲述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而牺牲的英雄们的故事。士兵们听了,都深受鼓舞,士气更加高昂。
……
而在兵部的门口,一直站着一位躲雨的年轻的翰林学士,手里还抱着几卷兵书。此人不是别人,正是日后的离阳首辅——张巨鹿。
张巨鹿看着徐骁带着三百士兵离去的背影,心中若有所思。他早就听说了徐骁的事情,对他充满了敬佩。在他看来,徐骁虽然兵败,但他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,那种为了兄弟们报仇雪恨的决心,是值得赞扬的。
他看着徐骁在雨中求兵的场景,心中感慨万千。他知道,在这个充满权谋和利益的朝廷中,像徐骁这样有情有义的人已经不多了。他暗暗决定,要关注徐骁的这场战斗,看看他是否真的能够创造奇迹。
张巨鹿回到自己的住处后,开始查阅关于徐骁和王遂的资料。他想要了解这场战争的背景和双方的实力对比,以便更好地分析徐骁的胜算。
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,张巨鹿发现,王遂虽然势大,但他也有一些弱点。他为人骄横跋扈,不得人心;而且,他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,但战斗力参差不齐。而徐骁虽然只有三百兵马,但他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出色的军事才能。如果他能够充分利用王遂的弱点,制定出合理的作战计划,说不定真的有一线胜算。
张巨鹿越想越觉得有趣,他决定继续关注这场战争的发展。他相信,无论结果如何,徐骁的这场战斗都将会成为离阳历史上的一段传奇。
而此时的徐骁,正带领着三百士兵,向着未知的命运奋勇前行。他知道,前方等待着他的,将会是一场艰难的战斗,但他毫不畏惧。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——击败王遂,为兄弟们报仇雪恨,让徐家军的荣耀再次闪耀在离阳的大地上。
在这场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战争中,徐骁能否凭借三百精兵创造奇迹,张巨鹿又将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,一切都还是未知数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这场战争将会成为离阳历史上的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,被后人传颂千古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正所谓:
徐骁兵败意难安,奔赴兵部把兵攀。
满心壮志声声唤,恳请援军战敌顽。
厅内诸公皆傲慢,冷嘲热讽似刀寒。
“残将妄言千兵战,一月十箱黄金还?”
“败军之将休狂言,莫把朝廷当傻憨。”
“速速离去莫纠缠,徒惹笑柄满朝传。”
徐骁雨中身形单,五日苦熬志未残。
寒雨倾盆湿衣衫,心火未灭志犹坚。
忽有老者步蹒跚,虎豹补子映眼帘。
听闻其事心生怜,三百兵马愿相援。
“此乃小赌聊解闲,莫负老夫这机缘。”
徐骁感恩泪潸然,誓要雪耻把敌歼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