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马路的生腌是它生猛的性情,
妈祖的信仰是它对大海又敬又畏的依赖。
海洋赋予了它开放、冒险与不拘一格的基因。
它也是一位 “革命的赤子”:
红宫红场的红色记忆,
彭湃“烧田契”的决绝勇气,
为这座滨海城市注入了理想主义的滚烫热血与改天换地的豪情。
它更是一个 “文化的混血儿”:
福佬、客家、广府文化在此碰撞,
催生了独一无二的汕尾擂茶;
正字戏的古雅与白字戏的俚俗同台共演;
海洋的鲜味与山地的茶香在舌尖交融。
这种混杂,没有带来冲突,反而孕育出异常丰富的文化层次与旺盛的生命力。
从梅州的“客韵绵长”到汕尾的“海陆激荡”,记录者的旅程在粤东的海岸线上,发现了一座将海的野性、革命的热血与市井的温情熔于一炉的城市。汕尾,就像它的名字,有“汕”(海滩)的柔美,也有“尾”(尽头、前沿)的锐气。它或许年轻,但它的故事,却如同拍击红海湾的浪潮,古老、澎湃,而又充满无限的新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