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都市重生 > 徒步记录者 > 第364章 蚌埠,一条铁路与一条淮河的昨日今生2

第364章 蚌埠,一条铁路与一条淮河的昨日今生2(2 / 2)

蚌埠的休闲地图,离不开水与山。

· 淮河沿岸的漫步:我沿着淮河景观带徒步,看船只往来,看钓鱼的人们静坐一下午。这条母亲河,至今仍是蚌埠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新建的步道和公园,让市民有了更多亲水空间。

· 涂山:大禹治水的传说之地:“禹会诸侯于涂山”,这句记载让涂山充满了传奇色彩。我攀登涂山,访禹王宫,站在山顶想象四千年前那场决定华夏文明走向的盛会。山上有一块名为“朝禹路”的石头,指明了淮河流向,也指向了历史的源头。

记录者最终结语:一座在流淌中定义自我的城市

徒步蚌埠数日,它的形象在我心中从模糊到清晰,再从清晰变得复杂而生动。

它是一座在流淌中定义自我的城市:

淮河在此流淌,带来了生命与文明;

铁路在此交汇,带来了机遇与兴衰;

人群在此聚散,带来了包容与市井气;

甚至时间也在此沉淀,从双墩符号到垓下悲歌,从工业厂房到大学新城。

它有过“珍珠城”的美誉,有过“火车拉来的”辉煌,也有过转型的阵痛。如今的蚌埠,带着些许自嘲,更多是坦然。它不刻意掩饰自己的过去,也努力拥抱变化的未来。它的魅力,不在于完美无瑕的景观,而在于这种真实、复杂且充满生命韧性的本色。

在这里,你可以在博物馆里与七千年前的符号对话,也可以在街头用一只“烧饼夹里脊”慰藉肠胃;可以在涂山顶上怀古,也可以在龙子湖畔感受青春。

蚌埠,就像淮河本身,平静时滋养万物,奔涌时一往无前。我的记录至此告一段落,而它的故事,仍在每日的市声与淮风中继续书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