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濮阳县,楚凡拜谒了挥公陵。据传,这里是张姓始祖——弓矢发明者挥的埋葬地,每年都有海内外的张姓后人前来寻根问祖。陵园古朴肃穆,充满了对远古祖先的追思之情。
守陵的老人姓张,他动情地说:“树高千尺,落叶归根。无论走到哪里,知道自己根在什么地方,心里就踏实。你走了这么多路,想必也能明白这种感受。”
5. 舌尖上的濮阳:壮馍与糟鱼
傍晚,楚凡品尝了濮阳的特色美食。壮馍,一种用面团包裹肉馅、粉条等烤制而成的巨型馅饼,外皮焦酥,内里鲜香,分量十足。而糟鱼,则是用酒糟腌制后烹煮的黄河鲤鱼,骨酥肉烂,别有风味。
餐馆老板笑道:“俺们的壮馍,一个管饱!以前是给干重活的劳力吃的。这糟鱼,是黄河给的滋味。俺们濮阳,守着老规矩,吃着老滋味,心里踏实。”
在濮阳,楚凡进行了一场关于中华文明深层代码的探寻:
· 他在戚城遗址触摸到了春秋时代的政治风云。
· 他在“中华第一龙”前见证了远古图腾的诞生。
· 他在东北庄感受到了民间技艺的生生不息。
· 他在挥公陵体会到了姓氏文化的强大凝聚力。
· 他在壮馍与糟鱼中品尝到了这片土地的实在与醇厚。
这座城市,就像它所处的三省交界,兼容并蓄,底蕴深厚。它将“龙”的图腾精神、“技”的刻苦传承、“根”的血脉相连,完美地融合在了平凡的日常生活之中。
楚凡的笔记本上,画下了一条简练的蚌壳龙形,旁边写了一个“根”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