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,正是向日葵盛开的季节。楚凡来到五原县,瞬间被无边无际的金色“葵海”淹没。成千上万朵向日葵迎着太阳,构成一幅极其壮观的画面。当地的朋友用全葵花籽制作的“瓜子宴”招待他——瓜子豆腐、瓜子酥、瓜子酱……令人大开眼界。
“我们这儿的瓜子,颗颗饱满,”朋友自豪地说,“‘五原瓜子’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这小小一粒瓜子,可是我们的大产业。”
5. 农家夜话:河套人家的幸福
楚凡受邀在一户农家住宿。晚饭是地道的河套硬四盘(清蒸羊肉、红烧扒肉、酥鸡、丸子),主食是河套面粉做的筋道面条。主人热情好客,用本地产的“河套王”酒款待他。
几杯酒下肚,健谈的男主人说:“我们河套人,要求不高。地里有收成,圈里有牛羊,娃娃有书念,就是好光景!感谢这黄河水,感谢这太平年。”
在巴彦淖尔,楚凡看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田园画卷:
· 他在黄河岸边感受到了母亲河最慷慨的馈赠。
· 他在沙漠边缘看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艰辛与智慧。
· 他在三盛公枢纽理解了水利工程对于文明的基石作用。
· 他在五原葵海领略了现代农业的规模化与产业化景象。
· 他在农家炕头品味了普通农民最朴素的满足与幸福。
这座城市,就像河套平原本身,是黄河最温柔的臂弯,是塞北最珍贵的绿洲。它不张扬,却无比坚实,用丰饶的物产默默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生灵。
楚凡的笔记本上,画下了一条平静的黄河和一朵巨大的向日葵。他带着满腹的河套美食与对这片沃土的深深好感,即将继续他的旅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