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都市重生 > 徒步记录者 > 第166章 内蒙古 · 青城揽胜——塞外名都的召庙与驼铃1

第166章 内蒙古 · 青城揽胜——塞外名都的召庙与驼铃1(2 / 2)

“一去紫台连朔漠,独留青冢向黄昏。”在呼和浩特南郊的昭君博物院,楚凡站在那座被称为“青冢”的封土堆前,思绪飘回了汉代。这里安葬着为汉匈和平做出巨大贡献的王昭君。

一位历史学者模样的游客感慨道:“昭君出塞,不仅是个人的命运,更是民族融合的象征。你看这青冢,历经两千年依然被蒙汉各族人民共同敬仰,本身就说明了问题。”

5. 格日勒阿嬷的奶茶馆

傍晚,楚凡在朋友的推荐下,走进一家地道的蒙餐馆“格日勒阿嬷”。醇香的奶茶在铜壶里沸腾,手把肉鲜嫩无比,嚼克拌炒米风味独特。餐馆里坐满了蒙汉各族食客,气氛热烈。

“在我们呼和浩特,蒙餐、汉餐、回民小吃,你都能吃到,”朋友笑着说,“这就叫‘呼和浩特’,青色的城,包容的城。”

在呼和浩特,楚凡进行了一场从历史到现实、从宗教到市井的深度体验:

· 他在博物院纵览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恢弘历史。

· 他在大召寺感受到了藏传佛教的庄严与宁静。

· 他在塞上老街触摸到了旅蒙商道的繁华记忆。

· 他在昭君博物院思考了民族融合的深远意义。

· 他在蒙餐馆品尝到了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舌尖见证。

这座城市,完美地诠释了其名“青城”的含义——它既有草原的辽阔胸襟,又有历史的深厚积淀,更有着面向未来的开放与活力。

楚凡的笔记本上,画下了大召寺的飞檐和一只骆驼的剪影。他带着对这座塞外名都的深深敬意,即将继续他的草原之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