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都市重生 > 徒步记录者 > 第151章 山西 · 山城之门——太行脊背上的煤城新篇1

第151章 山西 · 山城之门——太行脊背上的煤城新篇1(2 / 2)

楚凡参观了一座由旧矿改造的煤矿体验馆。他戴上矿工帽,乘坐模拟罐笼下沉,走过昏暗的模拟巷道,感受着井下潮湿、压抑的环境。看着那些采煤机械和矿工雕塑,他对“煤炭”这两个字有了更具象、更沉重的理解。

讲解员,一位前矿工的儿子,动情地说:“我父亲那一代人,用汗水和生命点亮了半个中国的灯。现在矿快采完了,城市要转型,但我们不能忘了地心深处那些发光的人。”

5. 山城夜市:烟火里的酸甜苦辣

夜晚,楚凡钻进一个热闹的夜市。这里弥漫着阳泉特色“过油肉”的香气,还有漂抿曲(一种豆面短饸饹)和北岭婆姨等小吃。他点了一盘过油肉,肉片滑嫩,醋香突出,是典型的晋菜风味。

同桌几位刚下班的年轻人,喝着啤酒,聊着工作、房价和城市的未来。他们的焦虑与希望,与所有中国城市的年轻人并无二致,却又带着一丝资源型城市特有的迷茫与坚韧。

在阳泉,楚凡看到了一座城市的转型阵痛与不屈脊梁:

· 他在狮脑山感受到了血与火的历史烙印。

· 他在娘子关看到了自然伟力与人文坚守的并存。

· 他在桃河边触摸到了从工业伤痕到生态廊道的愈合过程。

· 他在煤矿馆体会到了地心深处的奉献与沉重。

· 他在夜市里品尝到了普通人在时代变迁中的酸甜苦辣。

这座城市,就像太行山本身,在看似贫瘠的石头上,顽强地开凿出自己的生存空间。它不再仅仅是“煤城”,更是一座努力寻找新生的“山城”。

楚凡的笔记本上,画下了娘子关瀑布与煤矿巷道的交错图景。他带着对资源型城市的复杂情感与深深敬意,即将结束他的山西之旅。下一步,他将从这里东出太行,踏上归途,而背包里沉甸甸的山西记忆,将是他此行最宝贵的财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