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都市重生 > 徒步记录者 > 第139章 山西 · 河东寻根——黄河臂弯里的文明曙光1

第139章 山西 · 河东寻根——黄河臂弯里的文明曙光1(2 / 2)

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”站在重建的鹳雀楼上,极目远眺,王之涣的诗句自然而然地涌上心头。虽然黄河河道已远,但那份登高望远的豪情依旧。楚凡与一位来自杭州的语文老师并肩而立。

老师感慨道:“站在这里,才真正明白什么叫‘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’。这不仅是地理上的视野,更是人生境界的追求啊。”

5. 永乐宫:朝元图下的无声震撼

行程的最后一站,是芮城的永乐宫。为了保护因三峡工程而搬迁的元代建筑和壁画,本身就是一个奇迹。而当楚凡走进三清殿,仰头看到那铺满四壁、气势恢宏的《朝元图》时,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。

近百米长的画卷,近三百位神只,衣袂飘飘,仪态万方,仿佛随时会破壁而出。他屏住呼吸,在那些流畅如行云流水般的线条和庄严华丽的色彩中,感受到了元代工匠极致的虔诚与艺术巅峰的辉煌。一位志愿者讲解员低声说:“看这些壁画,不能说话,只能感受。每一次看,都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渺小。”

在运城,楚凡进行了一场真正的华夏文明寻根之旅:

· 他在关帝庙触摸到了“忠义”这一贯穿中国社会的精神脊梁。

· 他在盐湖看到了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生存基石与独特财富。

· 他在普救寺感受到了古典文学中爱情力量的永恒与美好。

· 他在鹳雀楼体味了盛唐诗歌的豪迈气度与人生哲理。

· 他在永乐宫见证了宗教艺术所能达到的令人敬畏的巅峰。

这座城市,就像一部摊开的、厚重的中国历史与文化教科书。它的每一页,都写满了故事,充满了能量。

楚凡的笔记本上,临摹了一小幅《朝元图》中仙人的衣带。他带着对华夏文明之根的深深敬畏,即将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——向西,渡过黄河,踏上那片他向往已久的、孕育了周秦汉唐的三秦大地。他的徒步中国之旅,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