烈日炙烤着无垠沙海,热浪扭曲着远处的景物。道一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沙丘之间,每一步都留下一个清晰的脚印,旋即又被风沙悄然抹平。
他并未全力飞遁,一来灵力宝贵,需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;二来,他正好借此机会,一边赶路,一边揣摩、消化此次所得的传承。
青铜古棺中获得的地师传承与法则感悟更加古老深奥,大多残缺不全,需要大量时间和实践去印证理解。而星衍前辈的“星火”传承则相对系统,尤其是《周天星窍术》和一些基础的星辰法门,正适合他当前境界参悟。
他分出一缕心神,沉入对《周天星窍术》的感悟中。此法并非直接提升修为的功法,而是一门辅助性的根本秘术,旨在通过观想周天星斗,于体内开辟、凝练“星窍”,从而更好地接引、炼化、储存星辰之力,强化与星辰的感应,甚至能借助星窍布阵、炼器、施展特殊法术。
“人体小宇宙,对应周天星……寻本命,开星窍,纳星辉,筑道基……” 道一默默体悟着口诀。他尝试感应星空,寻找与自身最为契合的星辰。或许是修炼《星辰引》日久,又或许是此次传承的引导,他很快便模糊地感应到北方天际,那颗名为“北辰”的星辰,与他有着一丝微弱的共鸣。
“北辰,众星之主,稳如磐石,指引方向……倒是与我道心略有契合。”道一心中明悟,开始按照法门,尝试引导一丝微弱的北辰星力,在体内寻找、冲击第一个星窍的位置。
这个过程极其缓慢且需要专注,他不敢在赶路时全力尝试,只是初步熟悉。
除了《周天星窍术》,星火传承中还包含了一些实用的星辰法术和阵法基础。其中一门名为“微尘敛星阵”的简易隐匿阵法,引起了他的兴趣。此阵无需阵旗阵盘,只需以自身星辰灵力为引,沟通周围环境中的微弱星力与地脉尘埃,形成一层薄薄的隐匿光膜,效果虽不如专门的隐匿法器或高阶阵法,但胜在便捷、消耗小,且与沙海环境颇为契合。
傍晚时分,他找到一处巨大的风化岩柱背后,决定在此过夜,恢复白日消耗的灵力,并尝试布置这“微尘敛星阵”。
他屏息凝神,调动体内恢复了大半的星辰灵力,双手掐诀,指尖流淌出淡蓝色的星辉。他按照传承中的法门,小心翼翼地将这些星辉勾勒成一个个极其细微、复杂的符文,然后将其打入周围的地面、岩壁和空气中。
这个过程对神识的操控要求极高,需要精确控制每一丝灵力的输出和符文的稳定。道一全神贯注,额头渐渐渗出细汗。他受损的神识在此时成了最大的阻碍,时常感到后继乏力,勾勒的符文几次险些溃散。
但他意志坚韧,一次次失败,一次次重来,不断调整着灵力的输出和神识的运用。得益于之前法则窥视能力对能量结构的理解,以及青铜古棺传承中对“脉络”的感悟,他渐渐摸到了一些窍门。
终于,在失败了十几次后,最后一个符文成功打入预定位置。
“嗡……”
一声极其轻微的嗡鸣,仿佛与夜空中的星辰产生了共鸣。以道一为中心,方圆三丈范围内的沙粒和岩石表面,悄然覆盖上了一层肉眼难辨的淡薄星辉,与周围的星光、沙尘完美融为一体。从外部看去,这片区域的光线似乎发生了极其细微的扭曲,若不仔细探查,极易被忽略。
成功了!
道一感受着阵法形成的微弱力场,心中涌起一丝喜悦。这不仅仅是一个隐匿阵法,更是他成功运用新获得知识的第一步,代表着他正在将机缘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能力。
他盘膝坐在阵中,彻底放松下来。阵法不仅隐匿了他的身形和气息,还自发地汇聚着周围微弱的星辰之力,让他修炼《星辰引》和《周天星窍术》的效率都提升了一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