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 蛰伏与织网
时光在镐头与岩石的碰撞声中悄然流逝,转眼已是半年。
道一的气息愈发沉凝,炼气三层的修为早已彻底巩固,甚至向着中期稳步迈进。他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矿工服,每日按时上工、下工,上交的矿石数量稳定在一个“优秀矿工”应有的水平,既不过分出挑惹人眼红,也不至于因份额不足而被苛责。他就像矿洞里一块不起眼的黑铁矿,沉默,坚硬,融入背景。
这半年来,他凭借着那独特的感知力,又陆续在几条不同的废弃矿脉中,发现了些许“黑曜铁母”和其他几种价值稍高的伴生矿。但他谨记教训,从不在一处过多开采,每次只取少量,并且会小心地伪装开采痕迹,将其混入普通的黑铁矿石中,分批、分散地上交或带到不同的坊市店铺出售。
他不再去那个最初发现地脉石髓的废弃支脉,那里曾发生过冲突,虽已定性为意外,但谨慎起见,他选择了远离。
收获的灵石,除了维持最基本的修炼所需,大部分都被他积攒起来。那个得自黑疤的储物袋,如今已不再空空如也,里面静静躺着近百块下品灵石,以及几瓶品质稍好的“凝气丹”——这是他用来辅助突破炼气四层准备的。那面铁木盾也被他仔细擦拭保养,关键时刻或可保命。
除了资源的积累,他对那残缺法门的钻研也从未停止。如今,他已能更清晰地“看见”周身数丈内那些构成物质与能量基础的、细微的法则之线。他甚至尝试过,在不引动大规模变化的前提下,极其轻微地拨动一根代表“硬度”的法则之线,让他正在挖掘的一块矿石瞬间变得酥脆易碎;或者,影响一根“热量”相关的法则之线,让一小块区域的地面短暂升温,驱散矿洞深处的阴寒。
这些尝试都极其耗费心神,且效果微弱、短暂,于实战无大用,却让他对这种力量的本质有了更深的体会。这并非创造或毁灭,而是“引导”与“修正”,是在天地法则这张巨网的规则内,进行极其精密的“微操”。他隐隐感觉,若能修炼到高深境界,其威力将不可思议,但前提是,他必须有足够强大的神识和法力去支撑这种“微操”,否则稍有不慎,引动的反噬便足以让他万劫不复。
这一日,道一结束劳作,并未直接返回住处,而是绕道去了矿洞外围一处由散修自发形成的、规模极小的交换市场。这里鱼龙混杂,多是些和他一样的底层修士,拿着各自的收获,换取所需之物。
道一在一个售卖旧书玉简的摊位前停下,目光扫过那些蒙尘的物件。大多是一些粗浅的功法残篇、游记杂谈,或是早已过时的矿脉图。他如今眼界已高,这些寻常货色难入法眼。
正当他准备离开时,角落里一枚颜色灰暗、边缘有些破损的黑色玉简引起了他的注意。这玉简毫不起眼,甚至没有一丝灵气波动,像是凡物。但当他运转那残缺法门,神识扫过时,却隐隐感觉到玉简内部,有一种极其隐晦、与周围天地法则格格不入的“滞涩感”。
“老板,这个怎么卖?”道一拿起那枚黑色玉简,语气随意。
摊主是个满脸褶子的老修士,瞥了一眼,懒洋洋道:“十块下品灵石,不二价。据说是什么古修士洞府里挖出来的,兴许藏着大机缘呢!”语气带着明显的调侃,显然他自己都不信。
道一心中一动,面上却露出犹豫之色:“十块?太贵了,这看起来就是块废玉简。一块灵石,我拿回去研究研究上面的花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