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武侠修真 > 洪荒:女娲摆烂,圣人全都急疯了 > 第112章 杜元铣,你敢打我的狗?

第112章 杜元铣,你敢打我的狗?(2 / 2)

再无第四个人知道!

姬发一个被囚禁在朝歌的西岐质子,是如何知道的?!

李贤的脸色也变了,他厉声呵斥:“姬发!你休要在此胡言乱语,血口喷人!”

姬发根本不看他。

他的目光,像两把冰冷的锥子,死死钉在杜元铣身上。

“杜大人,前朝的古董,水太深,容易淹死人。”

“就像七年前,东海郡送来的那十六箱‘贡珠’。”

“案卷上写着,贡珠船队遭遇海中蛟龙,船毁人亡。可我的人却告诉我,那批珠子,有一半,最终流入了杜大人的地下密库。”

“杜大人,你说,是你家的地库大,还是天牢的囚笼大?”

杜元铣的脸色,已经从僵硬,变成了惨白。

额头上,开始渗出黄豆大的冷汗,顺着他肥胖的脸颊滑落。

东海郡贡珠失窃案!

那是七年前的一桩悬案!当时负责押运的官员,全家上下三十口,一夜之间被灭口!

这件事,是相国费仲亲自出手,为他抹平的!

除了他和费仲,绝不可能有第二个人知道!

这个姬发……他不是人!他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魔鬼!

“我……我……”杜元铣的喉咙里,发出“嗬嗬”的漏风声,一个字都说不出来。

他感觉自己像是被剥光了衣服,扔在了冰天雪地里。

所有的秘密,所有的罪证,都被眼前这个年轻人,用一种云淡风轻的语调,一件件,血淋淋地抖了出来。

姬发向前,又走了一步。

他走进了公事房,走到了杜元铣的书案前。

他弯下腰,凑到杜元铣的耳边。

用只有他们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,说出了最后一句话。

“杜大人,听说你很疼爱你那刚满十六岁的小女儿?”

“她很喜欢城南‘云锦坊’的丝绸吧?”

“尤其是那款,用‘凤仙朱’染色的云丝。”

杜元铣的身体,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。

姬发的声音,仿佛魔鬼的低语,继续钻进他的耳朵。

“真巧。”

“我这里,也有一块云丝。”

说完,姬发直起身子。

他当着杜元铣的面,缓缓从怀中,取出了那块从吕雄手里“缴获”的,沾着黑血的丝绸布料。

布上,那个用血画出的狰狞“鬼”字,在杜元铣骤然收缩的瞳孔中,无限放大。

姬发的手指,轻轻拂过那个“鬼”字。

他用指甲,在那上面一道用朱红色画出的笔画上,轻轻一刮。

一点点混着黑血的朱红色粉末,落在了杜元铣面前的桌案上。

“这块布,是我从一个死人身上找到的。”

“他说,这‘凤仙朱’的颜色,还不够鲜艳。”

“他说,需要用最新鲜的处子之血来调和,画出的鬼,才会有灵性。”

“杜大人,你觉得,我下一个,该去哪里找最新鲜的血呢?”

“啊——!!”

杜元铣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尖叫,整个人像是被抽掉了所有的骨头,从椅子上滑了下来,瘫软在地。

他的眼睛,死死地盯着那块布,脸上是无尽的恐惧与绝望。

那不是丝绸!

那是催命符!是“无面”的催命符!

“无面”和姬发是一伙的!

他们盯上了自己的女儿!他们要拿自己的女儿,去画下一个“鬼”字!

这个认知,像一把烧红的铁锤,彻底击溃了杜元铣的心理防线。

什么费仲!什么相国!

在女儿的性命面前,都变得一文不值!

“给!给他!”

杜元铣指着存放卷宗的厚重铁柜,对着早已吓傻的李贤,发疯般地嘶吼。

“他要什么,都给他!快!快啊!!”

李贤的身体猛地一颤,哪里还敢有丝毫迟疑,连滚带爬地跑去开柜子,因为手抖,钥匙捅了半天才捅进锁孔。

厚重的卷宗,一摞一摞地被搬了出来,堆在了地上。

姬发没有去看那些卷宗。

他只是弯腰,捡起地上那只摔碎的茶杯的碎片,放回桌上。

“杜大人,茶杯碎了。”

“看来,要换一套新的了。”

说完,他转身,向外走去。

门口的张奎和几名亲兵,默默上前,将小山一样的卷宗抱起,跟在后面。

走到门口时,张奎终于忍不住,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问。

“你……到底是怎么知道那些事的?”

姬发脚步未停。

“我说过。”

“朝歌城的鬼,会对我说话。”

说完,他跨出了大理寺的门槛。

阳光照在他身上,却驱散不了他身上那股令人心悸的寒意。

然而,就在他们即将登上马车的时候。

一辆极尽华贵的马车,从街道的另一头,在一群家将的簇拥下,不快不慢地驶了过来。

马车稳稳停下,车帘掀开。

一个身穿锦袍,体态丰腴,脸上永远带着和气笑容的胖子,从车上走了下来。

中大夫,尤浑。

他没有看姬发,而是先看向了张奎和他身后那堆积如山的卷宗,脸上的笑容,仿佛一朵盛开的菊花。

“哎呀呀,这不是张奎将军吗?”

“这是怎么了?打算把大理寺给搬空吗?杜大人也真是的,就算督查司大人要查案,也不用这么客气嘛。”

他的话,阴阳怪气,句句带刺。

张奎正要反驳。

尤浑却忽然转向姬发,脸上的笑容,瞬间变得无比热情和真诚,胖胖的脸上,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。

“想必,这位就是王上亲封的督查司,姬发大人吧?”

“下官中大夫尤浑,见过大人!”

他竟然,对着姬发行了一个标准得不能再标准的大礼。

“下官听闻大人奉旨查案,奈何这朝中总有些不开眼的东西,处处掣肘,想必大人一定是苦于人手不足。”

“下官不才,愿为大人鞍前马后,效犬马之劳!”

“特来,为大人分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