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2章 药坛礼成(2 / 2)

林小羽往孩子们碗里分喜饼,见最小的药童正把自己的沙棘果往北境小姑娘碗里拨。孩子的手背上沾着红漆,是今早画喜字时蹭的:“这个给你,比莲子甜。” 小姑娘立刻回赠块雪莲花蜜饯,两人的指尖碰在一起,像两片刚展开的药叶。

萧承煜突然举起酒坛,往每个来宾的碗里斟酒:“这坛‘同心酿’里,有北境的雪水、西域的沙棘、南方的泉水,还有青山村的灵泉。” 他的目光落在林小羽脸上,“就像咱们,来自五湖四海,聚在这药圃里,就是缘分。”

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,孩子们拉着新人去看他们准备的惊喜。药圃深处的竹架上,挂满了三地药草编的同心结,红绸绿线缠在一起,像条五彩的河。北境小姑娘指着最高处的结:“那个是用雪莲根、沙棘枝、莲茎编的,老军医说能挂一百年!”

最小的药童突然举着个布包跑过来,往林小羽手里塞了本手抄药谱:“这个给你们的小宝宝!我和小姐姐画的,从认薄荷开始教!” 布包的角落绣着个小小的药碾,石槽里的药草画得像团绿云。

林小羽翻开药谱,第一页就是两人的画像,萧承煜举着药锄,她捧着药囊,背景是开满同心蕊的石碑。画像旁写着行小字:“南北同心,药香满庭。” 她突然想起刚重生时的自己,那时的她蜷缩在冷宫,从未想过会有这样一个午后,被心爱的人牵着,看着满架的同心结,心里像揣了坛温好的同心酿。

“在想什么?” 萧承煜帮她把被风吹乱的发丝别到耳后,指尖带着沙棘酒的甘香。

“在想咱们的药圃。” 林小羽往他手里塞了块同心膏,“等明年,把三地的药种都种下去,让孩子们教小宝宝认药草。” 她指着远处的野山桃,“还要在那棵树下搭个小药碾,像李伯的那样。”

日头偏西时,来宾们陆续告辞。北境的牧民往马车上装药草,说要把青山村的喜糖带回草原;西域商队的向导系紧沙棘染的红绸,说明年要带新的药种来;南方药商的伙计捧着礼单,说要把这场药草婚礼写进商队的游记里。

老军医临走时,往萧承煜手里塞了个木匣:“这是北境的药经,比我那本全。” 他拍了拍林小羽的肩,“好好教孩子们,药草认不全没关系,先教他们认人心,就像认药草的根。”

孩子们帮着收拾场地,把没撒完的花瓣埋在石碑旁。最小的药童突然指着泥土里的药种喊:“快看!它们发芽了!” 北境小姑娘立刻蹲下去,用树枝轻轻拨开土:“是雪莲子!肯定是老军医撒的那把!”

萧承煜往新埋的药种上浇灵泉水,水线在暮色里划出银亮的弧,像给石碑系了条水晶腰带。林小羽靠在他肩上,看着孩子们围着发芽的药种欢呼,突然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婚礼 —— 没有金銮殿的奢华,却有药草的清香和人心的温暖。

“你说,明年这里会开出什么样的花?” 林小羽的声音轻得像怕惊醒虫鸣,指尖划过他腰间的药囊,里面的混合药种互相碰撞,像串会响的承诺。

萧承煜往她手里塞了颗刚摘的野山桃,果肉甜丝丝的:“会开出并蒂莲,一半像北境的雪,一半像南方的水。” 他望着远处的星辰,“就像咱们,不管来自哪里,扎下根就再也分不开了。”

月光爬上药圃的竹架时,喜毯上的花瓣已经被踩成了香泥。林小羽和萧承煜坐在石碑旁,看着孩子们把剩下的喜饼分给石桌上的药罐 —— 每个装着三地药草的罐子前都放了块,像给药草们也办了场喜事。

最小的药童突然举着支蜡烛跑来,烛火在风里晃出的影落在石碑上,把 “南北同心” 四个字照得格外清晰。他往两人中间塞了张画,上面的林小羽和萧承煜站在药圃里,周围长满了雪莲花、沙棘和莲子,头顶的同心蕊开得像团火。

“这个给你们。” 孩子的脸在烛光里红扑扑的,“小姐姐说要贴在药房里,让小宝宝出生就能看见。”

夜深后,孩子们都睡熟了。林小羽靠在萧承煜肩上,听着石碑旁的药种在灵泉水里悄悄发芽,像谁在轻轻哼着三地的喜歌。她知道,用不了多久,这里会长出新的药草,药房里会传来小宝宝的哭声,孩子们会举着药谱教他认第一片同心蕊,而她和萧承煜,会守着这片药圃,守着彼此,把 “药香绕红绸” 的故事,讲给岁月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