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9章 。西洋棺材(2 / 2)

李镇长连忙点头,再次拨通电话,对着那头厉声吩咐:“把棺材都往义庄送!

用桃木枝裹严实了!路上千万别出岔子!”

挂断电话没多久,远处的土路上就扬起了尘土。

第一辆拉着棺材的牛车摇摇晃晃地驶来,车夫用桃木枝把黑棺缠得像个粽子,脸色紧张得冒汗。

紧接着,第二辆、第三辆……不同镇子的运输队陆续出现,有牛车,有拖拉机,甚至还有人找来平板车,几个人合力推着走。

每一口棺材都用桃木枝层层包裹,却依然透着一股阴森的寒气。

它们被小心翼翼地卸在义庄后院,排列成整齐的一排,十二口黑棺在阳光下泛着冷光,看得人头皮发麻。

四目道长走到棺材旁,伸手按在最开始挖出的那口棺盖上,指尖传来刺骨的寒意,比之前更甚。

他转头对众人道:“这些棺材绝非凡物,十二口棺材聚在一起,恐怕藏着更大的阴谋。

在查清真相前,谁也不准擅自打开。”

义庄的老槐树在风中沙沙作响,像是在低语。

十二口西洋棺材静静地躺在院中,仿佛十二个沉默的谜团,压得每个人心头都沉甸甸的。

这场突如其来的“巧合”,显然只是个开始。

义庄后院的一间空房里,十二口西洋棺材并排而立,黑沉沉的棺身像十二块吸走了所有光线的巨石,将不大的房间衬得愈发阴森。

每一口棺材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——四四方方的轮廓,平展的棺盖,周身缠绕着锈迹斑斑的铁链,链环紧扣处泛着冷硬的光;棺盖正中央,纯银十字架穿透木头的地方,还残留着些许发黑的痕迹,像是凝固的血。

房间里挤满了人。四目道长站在最前面,眉头紧锁地盯着棺材。

家乐和徐正义凑在一旁,伸着脖子想看清棺身的纹路,又忍不住往后缩;文才手里捏着几张黄符,手心沁出的汗把符纸都濡湿了。

几个镇长背着手,在棺材旁来回踱步,皮鞋踩在青砖地上发出“噔噔”的声响,却压不住空气中那股若有若无的腥气。

一休大师双手合十,闭目默念着经文,袈裟的边缘在棺身投下淡淡的阴影。

墙角还挤着几个没走的村民,踮着脚往里瞧,眼里又怕又好奇,时不时交头接耳说句悄悄话。

“这棺材上的字……是洋文吧?”一个镇长指着棺身,语气里满是疑惑。

众人凑近一看,果然见棺身侧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字母,弯弯曲曲的像虫子爬。

只是年代太久,不少字母已经被腐蚀得模糊不清,有些地方甚至结了层青黑色的锈,根本辨不出原貌。

“认不得,认不得。”文才摇摇头,“咱们哪懂这些洋字码,怕是得找个懂外文的先生来看看。”

四目道长却摆了摆手,转头对众人说:“大家先回去吧。

忙活了一天,都累坏了。这棺材邪气重,久留怕沾染晦气,对家里人不好。”

村民们本就心里发毛,听他这么说,忙不迭地点头。“道长说得是,我们先回了。”

“有啥动静,您可得吱一声啊!”几人说着,一步三回头地退出了房间,连门口的阳光都像是带着暖意,让人忍不住加快了脚步。

镇长们也留下几句“有事随时叫我们”,匆匆离开了义庄。

房间里终于安静下来,只剩下四目道长、一休大师、文才、家乐和徐正义五人。

“现在仔细看看。”四目道长从怀里掏出个放大镜,蹲下身对着棺身的字母研究起来。

放大镜下,那些模糊的字母依旧难以辨认,只能看出有些字母重复出现,像是某种标记。

徐正义试着推了推棺盖,纹丝不动,铁链勒得死紧,仿佛要嵌进木头里。

“这棺材钉得也太牢了,”他咂咂嘴,“光这铁链,怕得有几十斤重。”

家乐则盯着那根纯银十字架,伸手想碰,被四目道长一把拦住:“别碰!这十字架看着是银的,上面却缠着阴气,指不定有古怪。”

一休大师绕着棺材走了一圈,伸手在棺身敲了敲,里面传来沉闷的回响,不像是空的,却也听不出里面是什么东西。

“阿弥陀佛,”他叹了口气,“这些棺材透着一股‘异煞’之气,与咱们本土的邪祟不同,怕是来自西洋的魔物。”

文才蹲在地上,看着棺材底部的阴影,突然道:“师叔,您看这棺材底下的砖,好像比别处潮些。”

众人低头一看,果然见棺身压着的青砖上,凝着一层薄薄的水汽,而周围的地面却是干的。

“邪门了,”四目道长皱起眉,“这棺材能吸潮气,又能散阴气,到底是啥来头?”

五人围着十二口棺材转了一圈又一圈,眼睛都快瞪酸了,愣是没看出更多名堂。

那些英文刻字认不全,棺身摸不出异常,敲上去声音沉闷,连罗盘靠近时,指针都只是微微颤动,不像遇到大凶之物时那般疯狂乱转。

“这东西……比鬼王还棘手。”四目道长放下放大镜,站起身揉了揉蹲麻的腿,“鬼王是凶,可咱们知根知底;这西洋棺材,来路不明,手法也邪门,贸然打开怕是要出大事。”

徐正义点头附和:“是啊,十二口棺材一模一样,埋在不同的镇子,偏偏又被咱们同时挖出来,这背后肯定有人在捣鬼,说不定就是等着咱们自己打开呢。

义庄外的日头渐渐西斜,天边染上一层昏黄的霞光,本该是炊烟升起的时辰,却被一阵诡异的“扑棱”声打破了宁静。

正在院子里劈桃木枝的小五猛地抬起头,手里的斧头“哐当”掉在地上。

他指着天空,声音都变了调:“师、师傅!您快看!天上……天上有好多蝙蝠!”

文才刚把一张镇邪符贴在门框上,闻言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,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只见天边黑压压一片。

无数只蝙蝠正朝着义庄的方向飞来,翅膀扇动的声音汇聚成一股沉闷的嗡鸣,像是有无数只虫子在耳边爬,听得人头皮发麻。

那些蝙蝠飞得极快,转眼就到了义庄上空,密密麻麻地遮住了小半片天,连霞光都被挡去了几分。

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,它们的眼睛在昏暗中泛着红光,像两团团燃烧的鬼火,死死盯着义庄院内,盘旋着不肯离去。

“这、这是咋回事?”小五吓得往文才身后缩了缩,“哪来这么多蝙蝠?还眼睛通红……”

文才握紧了手里的桃木剑,额头上渗出冷汗:“不对劲,这些蝙蝠怕不是寻常之物。你看它们盘旋的方向——”

众人抬头细看,只见那群蝙蝠像是被无形的线牵引着,围着义庄一圈圈地盘旋,轨迹规整得诡异,仿佛在画一个巨大的圆圈,将整个义庄牢牢罩在中间。

它们的尖啸声越来越急,翅膀带起的风卷着尘土,吹得院门口的符咒猎猎作响。

“是冲着那些西洋棺材来的!”四目道长不知何时走了出来,望着天空中盘旋的蝙蝠,脸色凝重如铁,“这些蝙蝠双眼赤红,带着凶煞之气,分明是被邪物吸引来的。

那十二口棺材里的东西,怕是要藏不住了。”

一休大师双手合十,眉头紧锁:“阿弥陀佛,蝙蝠属阴,喜食精血,这般聚集,定是感应到了极重的阴气。

看来有人不想让我们安稳研究这些棺材,故意引来此物造势。”

天空中的蝙蝠越聚越多,盘旋的圈子也越来越小,红光闪烁的眼睛在暮色中格外瘆人。

有几只胆大的蝙蝠甚至低空掠过院墙,翅膀擦过桃树的枝叶,留下几道漆黑的爪痕,树皮竟瞬间枯萎发黑。

“快!把院子里的符纸都贴牢!”四目道长低喝一声,率先转身回屋取符,“文才,去把桃木枝堆在门窗口!

正义,拿黑狗血泼在院墙根!这些蝙蝠邪性得很,千万别让它们闯进来!”

众人不敢怠慢,立刻行动起来。文才和小五抱起桃木枝,在门窗前堆起半人高的屏障。

徐正义提着装满黑狗血的木桶,沿着院墙泼出一道暗红的弧线,狗血落地处冒出丝丝白气。

一休大师则站在院中,高声诵念起降魔经文,声音洪亮,试图压过蝙蝠的尖啸。

可天空中的蝙蝠像是没受到丝毫影响,依旧疯狂地盘旋着,尖啸声越来越凄厉,仿佛下一秒就要俯冲下来,将整个义庄吞噬。

暮色渐浓,义庄被笼罩在一片诡异的阴影里,那十二口静静躺在屋内的西洋棺材,仿佛也在这蝙蝠的躁动中,开始散发出越来越重的阴冷气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