冀县城门洞开,以天水太守马遵为首的郡中官吏、豪强代表以及部分士卒,皆身着素服,垂首恭立于道旁。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,有战败者的惶恐,有对新主的敬畏,也有一丝摆脱战祸的庆幸。
远处,尘土扬起,旌旗如林。汉中王刘备的大军,在军师法正的陪同下,终于抵达了这座刚刚易主的陇右重镇。队伍前方,刘备金盔金甲,身披王袍,虽经长途跋涉,但眉宇间意气风发,顾盼生威。在他身侧,是刚刚立下奇功的左将军马超,银甲白袍,英姿勃发,更添军容之盛。
“臣等,恭迎王驾!大王万岁!”在马遵的带领下,城门口跪倒一片。
刘备翻身下马,快步上前,亲手扶起跪在前列的马遵,温言道:“马太守深明大义,使天水百姓免于兵灾,此乃大功一件,何罪之有?快快请起,诸位都请起!”
他声音温和,态度恳切,瞬间缓解了投降众人心中的忐忑与尴尬。马遵连称“不敢”,心中稍安。
刘备目光扫过众人,又看向马超,赞许地点了点头:“孟起此番千里奔袭,兵不血刃而定天水,扬我军威,播我仁德,厥功至伟!”
马超抱拳,声音洪亮:“此皆大王天威,将士用命,超不敢居功!” 话虽如此,他眼中闪烁的激动与自豪却难以掩饰。重返故土,并以征服者的姿态归来,对他而言,意义非凡。
大军缓缓入城,军容整肃,秋毫无犯。刘备当即在原本的郡守府升堂议事,接收印信图册,安抚人心,并宣布了一系列稳定秩序、减轻赋税的命令,迅速赢得了底层百姓的好感。
当晚,刘备于府衙设宴,犒劳有功将士,也款待天水归降的官吏豪强。席间觥筹交错,气氛看似融洽,但潜流暗涌。
刘备高举酒樽,环视众人,朗声道:“孤此番西来,非为侵土掠地,实为诛除国贼,兴复汉室!曹魏暴虐,百姓困苦。今得陇右义士相助,实乃汉室之幸!望诸位能与孤同心协力,共扶汉鼎!凡有功者,孤必不吝封赏!”
这番话既定了调子,也给出了承诺。天水豪强如尹赏、梁绪等人,纷纷起身表态效忠,宴会气氛达到高潮。
然而,在欢庆之下,军师法正的目光却始终冷静如冰。他借敬酒之机,低声对刘备道:“大王,天水虽下,然陇右未平。广魏、南安、安定三郡,态度未明。更关键者,乃陇山隘口,尤其是街亭之地!此地乃连接关中与陇右之咽喉,若曹魏援军从此涌入,我等纵得陇右,亦难稳固。”
刘备微微颔首,放下酒樽,目光变得锐利:“孝直所言,正是孤所虑。陇右必须尽快平定,街亭必须万无一失!”
翌日,汉中王令谕传出,大军兵分数路,如同出鞘的利剑,指向陇右尚未臣服的郡县:
第一路由吴懿、张任率领,目标:广魏郡与街亭!
此路责任最为重大。吴懿,作为国舅(此时吴氏已被立为汉中王后),身份尊贵,可代表刘备,且为人沉稳,能协调各方。张任,原刘璋麾下名将,以善守和治军严整着称,归顺刘备后,其能力亦得重用。
刘备特意召见二人,郑重嘱托:“广魏郡与关中接壤,民心易动。子远(吴懿)当以抚为主,示之以恩,慑之以威。公义(张任)!”他看向张任,语气格外凝重,“夺取广魏后,你即刻率本部精锐,前出至陇山隘口,尤其是街亭要地!给孤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!无论曹魏来的是谁,有多少人马,没有孤的军令,绝不许后退半步!务必守住我军在陇右的生命线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