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松神色激动,深深拜下。昔日他冒险献图,是刘备得以入川的关键人物。光禄勋掌管宫禁安全,非极度信任者不能担任。此任命既是对他昔日功劳的厚报,也体现了刘备对身边近臣的慎重选择。
“任命徐庶为军师中郎将,辅佐前将军关羽,参赞军事,镇守襄阳!”
徐庶从容出列,趋前数步,向坛顶深深一揖,朗声道:“臣徐庶,领命!必竭股肱之力,助关将军拱卫荆襄,以报王恩!”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,目光坚定,并无半分历史上的无奈与遗憾。
“拜诸葛亮为军师,总理军国重事,大小政务,皆可咨决!”
此命一出,坛下群臣,无论文武,皆肃然屏息。诸葛亮出列,躬身行礼,神色一如既往的沉静,但眼中亦有光华流转。“军师”之职,看似并无具体官署,但“总理军国重事”六字,却赋予了其超越百官、统筹全局的无上权责。他是法律的制定者、政策的规划者、军事的谋划者,是刘备真正意义上的股肱、这个政权的擎天之柱。此任命,无人不服,亦明确了诸葛亮在汉中国中一人之下、万人之上的超然地位。
文官任命已定,全场气氛为之一变,变得更加炽热与激昂。接下来,是酬谢那些在沙场上浴血搏杀、奠定今日基业的武将。
“册封关羽、张飞、赵云、马超、黄忠为五虎大将!位同九卿,爵至列侯,以示殊荣!”
赞礼官的声音格外洪亮。此封号虽非常设官制,却是对军中功勋最着、威望最高的五位大将的至高集体荣誉,意在树立楷模,激励三军。
关羽,官拜前将军,假节钺,镇守荆州,威震华夏,乃五虎之首,拥有代表王命征伐的最高权力。
张飞,官拜右将军,假节,镇守巴西,其勇猛善战,足堪方面之任。
马超,官拜左将军,假节,其世之名将的威望与凉州骑兵的统御能力,是未来北伐的战略利器。
黄忠,官拜后将军,镇守汉中,大败张合,老而益壮,功盖三军,正是彰显“有功必赏”的原则。
赵云,官拜护军将军,虽非四方将军,但其忠勇无双,屡次护主于危难,受托于机密,入选五虎,众望所归。此五人,已成为蜀军精神的象征,共同铸就了汉中王麾下无坚不摧的锋芒。
核心文武的封赏已毕,但仪式并未结束。后续还有大量中高层官员的任命与爵位封赏。如陆逊被破格提拔为安南将军,守卫荆南以拒江东;魏延、甘宁、文聘、霍峻、吴懿、李严、黄权等良将各镇要地;糜竺、孙乾、简雍等旧日心腹,虽无显赫战功,亦因其忠诚不渝而获得厚禄高爵;益州本土实力派如刘循、张任等,亦加以安抚,授予官职。
每一道任命,都非随意为之,而是刘备与诸葛亮、法正、庞统等核心谋臣,根据当前局势、未来战略、各方势力平衡、个人才具功绩,反复推敲权衡的结果。务使有功者得爵,有力者受禄,有才者居位,务使三州上下,文武群臣,皆能感受到新朝的恩典与公正,人人欢欣,愿效死力。
这场浩大的册封仪式,从清晨直至日头西斜,当最后一道诏书宣读完毕,赞礼官宣布礼成之时,夕阳的金辉正洒满整个坛场,为那玄色王旗镀上了一层耀眼的光芒。
大典之后,刘备并未在沔阳过多停留,很快便率领文武百官返回成都王宫。在成都,还有更为繁琐而必要的程序:正式的行政文书下达、印绶的授予、封地的划定、俸禄的核发……这一切,都将在这新生的汉中王国内,有条不紊地展开。一个以汉室继承者自居、与曹魏分庭抗礼的政治实体,从此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。龙兴于沔阳,其光焰,已照亮了两川,必将惊动天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