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7章 魏河吴界(2 / 2)

阚泽心中一震,表面却从容道:文和先生消息灵通,却不知最新动向。我主已与刘皇叔重修旧好,相约同进同退。约定若曹军南下,则关羽出襄阳,刘备出汉中。届时丞相腹背受敌,岂不危哉?

他仔细观察曹操神色,继续加码:况且,丞相真以为我江东只剩这些兵力?庐陵、会稽的援军不日即到。

这番话半真半假,却正好戳中曹操心病。事实上,探马刚报刘备在汉中确有异动。

帐中一片寂静。阚泽知道说中了曹操的心事,继续分析:泽闻丞相军中,粮草仅够半月之用。若执意用兵,恐生内变。

曹操终于开口:依汝之见,当如何?

阚泽正色道:当今天下三分,势均力敌。不如各守疆界,休养生息。我主愿向朝廷岁纳贡赋,以示臣节。如此,丞相可安心整顿内政,他日再图大业不迟。

曹操手指轻敲案几:岁贡?

刘晔见曹操意动,遂说道:若今日放虎归山,他日必为后患。

阚泽大笑:子扬先生何其不明也岂不闻,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?!天下非一人之天下,有德者居之。今三家鼎立,正是天命使然。强求统一,反遭天谴。

曹操沉吟良久。他心知阚泽所言俱是实情:汉中一战大败,损耗极大;北方粮草确实难以为继;更担心的是,若与江东久战,刘备必乘虚而入。

德润先生果然名不虚传。曹操终于露出笑容,然和议须有条件。

阚泽躬身:愿闻其详。

其一,孙权须向朝廷称臣纳贡;其二,江东水军退出平阿;其三……曹操顿了顿,孙权须先撤军。

阚泽思忖片刻,答道:前两条可依丞相。然撤军之事,当同时进行,以示公平。

双方你来我往,最终达成协议:江东向汉朝廷岁纳贡赋;以淮河为界,江东大军退至寿春,曹操大军则退出淮南,留一军驻平阿。

就在即将达成协议时,程昱突然发难:既称臣纳贡,当明确岁贡之数。

阚泽不慌不忙:贡赋之数,当依诸侯之礼。然泽有一言:我主所纳,是向汉家朝廷,非向丞相个人。此节须明示天下。

此言一出,满座皆惊。这看似细微的区别,实则关系重大——既保全了孙权的体面,又承认了曹操挟天子的地位。

曹操目光如炬,直视阚泽良久,忽然大笑:好个阚德润!便依汝言!

和议既成,阚泽立即返回平阿。临行前,曹操亲自相送,感叹道:若江东多几个如先生这般人才,天下事未可知也。

阚泽谦逊回礼:丞相过誉。但愿从此干戈止息,百姓安乐。

曹操忽然问:德润大才,可愿留在许都?

阚泽躬身:泽虽不才,亦知忠臣不事二主。

回到江东,孙权亲率文武出迎。闻知和议细节,不禁击节赞叹:德润一席话,胜十万兵!

次日,江东开始撤军。孙权依约只留蒋钦、周泰镇守寿春,其余部队登船返回秣陵。而曹操也如约班师,留张辽驻守龙亢,自回许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