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3章 陆门归汉(2 / 2)

酒过三巡,陆绩举杯起身:皇叔盛情,陆氏没齿难忘。只是……他顿了顿,江东有谚云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。陆氏久居江东,恐不适蜀地水土啊。

这话一出,席间顿时安静下来。所有人都听出了弦外之音——陆绩是在试探刘备能否真正重用他们这些外来士人。

法正眼中闪过一丝不悦,正要开口,却被刘备抬手制止。

刘备缓缓起身,举杯与陆绩相碰:公纪可知为何橘在淮南为橘,在淮北为枳?

陆绩一愣:这……请皇叔赐教。

因为淮北之人,不懂橘树之需也。刘备声音洪亮,若知橘喜阳,则为之筑台;知橘畏寒,则为之设障;知橘需沃土,则为之施肥。如此,橘在淮北,何愁不为橘?

他环视众人,继续道:今陆氏来投,备必知公等之需。公等欲展才学,备当筑黄金台;公等欲安家业,备当赐良田美宅;公等欲立功名,备当委以重任。如此,陆氏在蜀,何愁不为陆氏?

这番话掷地有声,席间众人无不叹服。陆绩更是深深一揖:皇叔高见,陆绩受教了!

宴会持续到深夜。散席后,刘备特意留下刘封、庞统、法正、张松三人议事。

主公今日表现,实在是妙不可言。庞统笑道,陆公纪以橘枳相试,主公以栽培之道回应,既显胸襟,又表诚意。

法正点头:陆氏乃江东名门,其投奔影响深远。孙仲谋得知后,恐怕要气得跳脚了。

刘备却神色凝重:我观陆逊果如子瞻所言,年纪虽轻,但城府极深。他席间几乎不发一言,却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。此子非同小可。

主公慧眼。张松插话,陆伯言深谙兵法谋略,臣建议,不妨委以重任,但需置于可靠之人麾下。

刘备沉思片刻:明日我打算任命陆绩主管礼制典籍,陆逊则派往荆州协助云长。至于陆瑁,就让他辅佐封儿吧。

庞统眼前一亮:主公此计甚妙!荆州乃对抗孙权的第一线,让陆逊去那里,既显信任,又可观察其真实立场。至于陆瑁辅佐少将军,也能让陆氏安心。

次日清晨,州牧府正堂。刘备端坐主位,文武分列两侧。陆氏众人被特意安排在前排。

奉天子诏,讨逆贼曹操,复兴汉室,乃备毕生之志。刘备声音洪亮,今得江东陆氏相助,如虎添翼。陆公纪博学多才,特任命为益州学官,主管礼制、典籍整理,并参与修订《蜀科》。

陆绩出列,深深一拜:臣必竭尽所能,不负皇叔重托。

陆伯言年少有为,特任命为荆州兵曹从事史,协助关羽镇守荆州。

这个任命让堂上众人低声议论。荆州乃战略要地,让一个初来乍到的江东人去,确实出人意料。陆逊自己也明显一怔,但很快恢复平静,上前领命。

陆子璋精通文书,特任命为洗马,协助刘封管理文书典籍。

刘备环视众人:自今日起,陆氏在成都赐宅邸一座,良田百顷,奴婢五十人,钱帛若干,务必使其生活规格不低于江东时期。

这番安排可谓面面俱到,既给了陆氏实际利益,又安排了实权职位,更重要的是向天下人展示了得士族者得天下的姿态。

散会后,张松立即安排人手传播消息,将陆氏投奔包装为弃暗投明,与孙权割据形成鲜明对比。不出三日,整个益州都知道了江东名门陆氏归顺刘备的消息,舆论一片沸腾。

而在江东,当孙权得知此事时,据说当场拔剑砍断了案几一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