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2章 寒梅向阳(2 / 2)

刘将军深夜造访,有何贵干?张任冷淡地问。

刘封不以为忤,反而恭敬地行了一礼:受将军故人所托,特来来送信。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,递给张任。

张任疑惑地接过,拆开一看,熟悉的字迹跃入眼帘:

师兄别来无恙。云闻兄坚守涪城,力战不屈,既感佩又忧心。今天下大势已明,刘皇叔仁德布于四海,实乃明主。望兄以苍生为念,勿作无谓之争。他日同袍再聚,共扶汉室,岂不快哉?师弟赵云顿首。

张任的手微微颤抖。赵云,他少年时在童渊门下学艺的同门师弟,如今已是刘备麾下大将。信中字字恳切,勾起他许多回忆。

龙叔还让我带句话,刘封轻声道,寒梅虽傲雪,终需向阳开

张任长叹一声,将信收入怀中,却不言语。刘封见状,再施一礼后悄然退出。

次日清晨,又一位访客到来——刘璋的长子刘循。他面容憔悴,眼中却带着释然。

张将军,刘循深深一揖,父亲命我来见你。

张任连忙扶起刘循:公子何必如此!主公……他安好?

刘循苦笑:父亲已决定归隐,将益州托付给玄德公。临行前,他特别嘱咐我将此信交予将军。他从袖中取出一封帛书。

张任展开一看,是刘璋亲笔:

永叔:吾已决意归顺玄德,非为自身,实为蜀地百万生灵免遭涂炭。吾知汝素来忠勇,必定不降,此诚可感。然益州易主,天意使然。玄德公仁厚,必不负蜀中百姓。卿乃国家栋梁,当以社稷为重,勿以璋为念。璋平生无大功德,唯识汝于微时,此足慰平生。珍重。璋手书。

信纸上有几处水渍晕开的痕迹,不知是泪是水。张任读罢,双膝一软,跪倒在地,泪如雨下。

刘循扶起张任,低声道:父亲说,他最大的欣慰,就是有将军这样的忠臣。但他更希望将军活着,为大汉尽力。

张任抬起头,声音哽咽:主公……他……他可安好?

刘皇叔以礼相待,已派人护送父亲前往荆州,赐予宅邸田产,保其富贵。刘封回答,刘皇叔常说,他与刘季玉本是同宗,只因误会而兵戎相见,心中实感愧疚。

张任长叹一声,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岁。他缓缓起身,整理衣冠,对刘循深深一揖:请将军转告刘皇叔,张任……愿降。

刘备在大堂接见张任。见张任入内行礼,刘备连忙上前扶起:张将军不必多礼。得将军相助,如虎添翼也!

张任沉声道:张任归顺,非为功名利禄,只因旧主有命,不敢违抗。望明公以蜀地百姓为念,勿负我主托付之诚。

刘备肃然道:将军放心,备必善待蜀地军民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。

当张任走出州牧府时,阳光穿透云层,洒在成都的街巷上。蜀地易主,但生活还要继续。张任摸了摸怀中的两封信,迈步向前走去。他知道,自己效忠的对象或许改变了,但守护这片土地和百姓的初心,永远不会改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