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0章 孤城烬色(2 / 2)

主公。黄权终于打破沉默,拾起军报的手微微发抖,当务之急是加固城防。荆州军经此大胜,明日必来攻城。

一直沉默的从事郑度突然抬头:扶将军、向将军的援军至今未至,莫非……话说到一半便哽在喉头,但所有人都听懂了未尽之言——那一万援军恐怕早已全军覆没。

刘璋身形晃了晃,扶住案几才勉强站稳。他想起前夜那个传令兵悲壮的身影,此刻才恍然大悟——那根本就是刘封设下的圈套!既然敢派人假传扶禁、向存的军令,说明真正的援军早已…….

堂下众臣沉默不语,但每个人心中都已有了答案——扶禁、向存的一万大军迟迟未至,只怕也已凶多吉少。

黄权重重地叹了口气,拱手道:主公,如今城中守军只剩二千,且士气低迷。为今之计……他顿了顿,艰难道:唯有征召世家私兵,发动百姓协助守城。

此言一出,堂上顿时骚动。龚谌忍不住反驳:此乃饮鸩止渴!世家私兵素来只听家主号令,百姓未经训练,如何守城?

那依龚大人之见,莫非开城投降不成?黄权突然提高了声调,眼中布满血丝。他转向刘璋,单膝跪地:主公,权虽不才,愿与成都共存亡!

刘璋茫然地望着这位追随自己多年的谋士,忽然觉得喉咙发紧。他环顾四周,发现不少文臣、将领都避开了他的目光——这些曾经信誓旦旦要誓死效忠的臣属,此刻眼中写满了恐惧与犹疑。

就……依公衡之计吧。刘璋最终颓然道,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。

州牧府的命令很快传遍全城,城内一片死寂。世家大族的反应出奇地一致——他们恭敬地接下征调令,承诺全力配合,转身却暗自藏匿精锐私兵,只派些老弱病残应付差事。百姓被强征上城,眼中满是恐惧,有人甚至偷偷在衣袖里缝制白布,只等荆州军攻城时举旗请降。

城防布置看似严密:每段城墙都站满了人,滚木礌石堆积如山。但若仔细观察,就会发现守军眼中毫无战意。老兵们机械地擦拭着兵器,新征召的私兵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窃窃私语,而被强征来的百姓则瑟缩在角落,眼中满是惶恐。

黎明时分,黄权独自巡视城防。他看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正颤抖着给弓弦上蜡,旁边还有个不过十二三岁的少年在搬运箭矢。少年不小心碰倒了箭囊,箭矢散落一地,引来守军校尉的厉声呵斥。

够了!黄权突然暴喝一声,吓得校尉立刻噤声。他弯腰帮少年拾起箭矢,触手却是一片潮湿——原来是少年吓出的手汗。这一刻,黄权忽然觉得胸口堵得厉害。他望向城外荆州军营的点点篝火,第一次对自己的坚持产生了动摇。

成都城头虽然人影憧憧,却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寂静。没有激昂的战前动员,没有豪迈的誓师宣言,只有晨风掠过城垛时发出的呜咽,仿佛在提前为这座城池奏响挽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