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0章 兵临城下(1 / 2)

旌旗猎猎,刀枪如林。刘封赤马银甲,眯起眼睛望向远处巍峨的成都城墙。三万大军在他身后列阵,刚刚攻下广都的胜利让全军士气高涨,每个士兵脸上都洋溢着必胜的信心。

一名斥候飞马而来,在刘封面前勒住战马,禀将军,成都四门紧闭,城上守军戒备森严,护城河水位高涨,吊桥已全部收起。

刘封微微颔首,挥手示意斥候退下。他转头看向身旁的谋士桓阶:桓公,依你之见,成都守军有多少?

桓阶捋了捋胡须,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:据细作来报,刘璋几次派兵增援雒城,如今城中守军不过万余。然而成都城高池深,粮草充足,强攻恐非上策。

刘封轻哼一声:我二万精锐之师,难道还拿不下这一座孤城?他举起马鞭指向成都城墙,刘璋懦弱无能,蜀中百姓早有怨言,我军一到,必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!

桓阶欲言又止,最终只是叹了口气:都督英明,但谨慎行事总无大错。

刘封不再多言,双腿一夹马腹,战马嘶鸣着向前奔去。他带领一队亲兵来到城下弓箭射程之外,仰头望向城楼。成都的城墙比想象中更为高大,目测至少有五丈高,墙砖严丝合缝,几乎找不到任何破绽。护城河宽约三丈,河水湍急,显然是从附近的河流引来的活水。只见城垛后站满了手持弓箭的士兵,刀光在阳光下闪烁,显然守军早有准备。

刘州牧何在?刘封高声喊道,声音在城墙间回荡,吾乃左将军麾下都督刘封,今奉王命收复蜀地。尔等困守孤城,何不早降?免遭屠戮!

城上一阵骚动,片刻后,一面绣着字的大旗竖起,一位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出现在城楼上。正是益州牧刘璋。

刘封,刘璋的声音虽不洪亮,却清晰可闻,益州乃汉室疆土,吾受朝廷之命镇守此地。尔等无故兴兵犯境,是何道理?

刘封大笑:我父刘备乃汉室宗亲,仁德布于四海。叔父坐拥巴蜀,却不思报国,致使蜀地民不聊生,今日大军到此,正是替天行道!

刘璋大怒:若论仁德,吾自问无愧于心。蜀中百姓安居乐业,何来民不聊生之说?你父子无故犯我巴蜀,徒增杀戮。

这番话说得刘封一时语塞,他没想到传闻中懦弱的刘璋竟有如此口才。恼羞成怒之下,他拔出佩剑指向城头:休得巧言令色!明日此时,若不献城投降,休怪我大军踏平成都!

刘璋不再多言,转身消失在城垛之后。城上守军却齐声呐喊,声震云霄:誓死守城!誓死守城!

刘封铁青着脸回到大营,立即召集众将议事。大帐内,各营统领分列两侧,气氛凝重。

诸位,刘封环视众人,成都乃益州首府,若能攻下,则蜀地传檄而定。然成都城防坚固,刘璋又无投降之意,强攻恐伤亡过重。不知诸位有何良策?

先锋大将任晖抱拳道:将军,末将愿率敢死之士,趁夜攀城,打开城门迎接大军!

薛综摇头反对:成都城墙高达五丈,护城河宽三丈,夜间亦有火把照明。强攻必损兵折将,不如围而不攻,待其粮尽自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