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下来的日子,侯府上下忙得不可开交。按汉制婚礼需备——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。刘封作为现代穿越者,面对这套始于周代的古老礼仪,既感新奇又觉压力。
刘封遣孙乾为使,携雁为礼,正式向吴国太提亲求娶孙尚香。吴国太依礼应允,并回赠玉璧一双,以示诚意。
第二日,晨光初露,孙乾身着绛色深衣,手持紫檀木匣,步履庄重地来到吴侯府门前。府中执事早已在阶下相候,见他到来,连忙上前行礼。
刘皇叔使者孙乾,奉我家公子之命,特来行问名之礼。孙乾声音清朗,在晨风中格外清晰。
府门大开,吕范亲自出迎。他身着玄端礼服,腰间玉组佩随着步伐发出清脆的声响。孙先生远来辛苦,国太已在正堂相候。
穿过重重庭院,孙乾注意到廊下侍立的婢女们皆低眉顺目,却不时偷眼打量他手中的木匣。正堂前,吴国太端坐主位,左右侍女执羽扇而立。
孙乾行至堂中,恭敬地双膝跪地,将紫檀木匣高举过顶:汉左将军、荆州牧宜城亭侯刘备之子刘封,谨奉家君之命,奉上问名之礼。
国太示意身旁侍女接过木匣。匣盖开启时,一方玄色丝帛包裹的玉圭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。展开丝帛,只见玉圭上圆下方,正是取天圆地方之意,玉质温润,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。
敢问贵府女公子名讳生辰,以卜天合。孙乾按照礼制问道。
吕范从匣中取出金粟纸制成的庚帖,只见上面用工整的隶书写着:刘氏长子封,初平元年庚午岁九月初八寅时生。
国太接过庚帖细细查看,金粟纸在阳光下闪烁着细碎的金光。她满意地点点头,转向吕范:取我孙氏庚帖来。
不多时,侍女捧来一方同样质地的金粟纸帖,上面墨迹犹新:孙氏女尚香,初平二年辛未岁五月十八卯时生。
孙乾恭敬接过,仔细收入匣中。
三日后为吉日于孙氏宗庙行纳吉、请期之礼。
晨光微熹时,刘封已沐浴更衣完毕。他身着玄端礼服,腰系素带,头戴进贤冠,腰间佩玉叮咚,在孙乾、赵云陪同下前来行纳吉之礼。晨光穿过庙宇檐角,在他俊朗的面容上投下斑驳光影。
公子今日格外庄重。孙乾看着刘封一丝不苟地整理衣冠,不由莞尔。
刘封正了正冠缨,轻声道:婚姻大事,岂敢轻忽。这纳吉、请期之礼,更是关乎两家天意,不可不敬。
宗庙前,吕范已率礼官相候。见刘封到来,立即迎上前去:刘都督来得正好,太史令已在庙内准备就绪,国太命下官特来相候。
礼官高声唱喏,众人依次入庙。
宗庙正殿香烟缭绕,龟甲置于青铜鼎中灼烧。太史令亲自执火,龟甲在烈焰中发出细微的爆裂声。殿中众人屏息以待,唯闻火苗噼啪作响。
吉时到!太史令以铜钳取出龟甲,置于玉盘之上。众臣围拢观视,只见甲纹纵横,呈祥云之状。
云从龙之象,大吉之兆!太史令捋须道,主婚配和谐,家宅安宁。
吴国太闻言甚喜,命人取来早已备好的回礼:一对赤金打造的雁形酒樽,樽底刻永以为好四字。刘封恭敬接过,交由孙乾小心收好。
吴国太以看向一边:太史令,且为我儿择个黄道吉日。
吴国太目光转向殿侧,指尖在鎏金凭几上轻敲三下:太史令,且为我儿择个黄道吉日。
太史令手中檀木算筹哗啦散落案几,青铜日晷的晷针影子正斜斜切过二字之间。他忽然抬首,花白胡须随着急促的呼吸微微颤动:回禀国太,今观星象,五日后本月初八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