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封恭敬行礼,从孙乾手中接过一个紫檀木匣,双手奉上,道:“久闻国太虔心向佛,封不才,亲手抄录《金刚经》一卷,愿为国太祈福延寿。”
这是……吴国太好奇地打开木匣,忽然倒吸一口凉气。
匣中静静躺着一卷佛经,在殿内烛火映照下,纸面竟泛着细碎金光。吴国太小心翼翼地展开经卷,发现整部《金刚经》用工整的小楷抄写在一种特殊的纸张上——那纸面中竟嵌着无数金粉微粒,随着展开的动作如星河流动。
这是什么纸!乔国老忍不住惊呼,怎么从未见过?
此纸是晚辈钻研古法所创。刘封声音清朗如涧水击石,经十八道工序制成素纸,再以金箔研磨成粉,调松烟墨逐字书写,使其不腐不蠹,可历千年而不坏。
吴国太喜道:“子瞻有心了!”
刘封恭敬道:此经是晚辈历时数月方成。金粟纸虽珍贵,但唯有如此,方能表达对国太的敬重。
吴国太指尖轻触经卷,纸面竟有细密颗粒感。随着经卷展开,那些嵌在纤维间的金粉在光下如星子闪烁,却又含蓄不张扬。更令人惊叹的是字迹——每个笔画都似有生命,横如孤松卧涧,竖若寒剑出鞘,却又带着笔墨特有的气韵。
老身礼佛四十载,从未见过这等佛经!吴国太眼中闪过赞许之色,细细翻看经卷,忽而眉头微蹙:这经文……老身似乎未曾见过?
刘封不慌不忙,拱手道:国太慧眼。此经名为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,乃西域高僧所传,然其义理,实与道家无为而化虚静守中之道相通。
吴国太饶有兴趣,佛门经典,竟与道家相合?
刘封点头:佛本是道,万法归源。佛言色即是空,道言有无相生;佛言放下执着,道言顺其自然。二者殊途同归,皆教人明心见性,超脱尘俗。
吴国太闻言,眼中精光一闪,随即抚掌而笑:好一个佛本是道!子瞻不仅武艺超群,更兼通玄理,真乃奇才!
乔国老亦捻须赞叹:老夫曾闻,老子西出函谷,化胡为佛。今日观此经义,果然印证古语!
孙权在一旁听得眉头暗皱,心中暗恼刘封竟能以佛道之说讨得母亲欢心。他原想借机刁难,却不想刘封对答如流,反倒显得自己孤陋寡闻。
吴国太满意地合上经卷,对刘封道:此经珍贵,老身必当珍藏。子瞻有心了。
转头对乔国老道:真吾婿也!
乔国老细细打量刘封,也点头称赞:子瞻有龙凤之姿,天日之表;更兼文武全才之名响于天下。国太得此佳婿,真是可喜可庆也!
刘封深深一揖:国太喜欢,便是晚辈之幸。
孙权见母亲对刘封越发欣赏,心中愈发不悦,但面上仍强笑道:子瞻博学多才,难怪母亲如此喜爱。
刘封再次拜谢,眼角余光却瞥见孙权脸色微沉。他心中了然,面上却不露分毫,只恭敬地随众人入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