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5章 江畔论策(1 / 2)

黎明时分的江面笼罩在青灰色的薄雾中,刘封按剑立于楼船甲板,冰冷的晨露顺着他的铁甲纹路缓缓滑落。对岸曹营的灯火在雾气中晕染开来,如同漂浮在水面的鬼火。诸葛亮静立一旁,鹅毛羽扇轻摇间带起细微的水汽,在扇骨上凝结成晶莹的露珠。

报——!

江边突然传来的呼喊声撕裂了清晨的宁静。一艘快船冲破雾障,船头斥候的铠甲上还挂着新鲜的芦苇叶。年轻的士兵单膝跪地时,惊起岸边栖息的白鹭,雪白的羽翼掠过泛着晨光的江面。

江东密报,庞士元已入曹营!

黄忠正在擦拭弓弦的粗粝手指猛然顿住。老将军眯起双眼望向对岸,晨风送来铁索碰撞的声响——白袍文士的身影正在曹军旗舰上指挥着什么,数十艘战船正被铁索连成一片。

可是与军师齐名的凤雏先生?老将军的声音混着江风,显得格外沧桑。

刘封与诸葛亮相视一笑:大事成矣!

诸葛亮羽扇轻点船头积聚的晨露,水珠坠入江面,荡开的涟漪中倒映着对岸连绵的战船:凤栖北枝,风火连营。他的声音很轻,却穿透了江风。

刘封忽然按住腰间震颤的玉佩。朝阳在这一刻跃出江面,万道金光刺破晨雾,将整个曹营水寨照得纤毫毕现。铁索连环的战船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,宛如一条蛰伏的钢铁巨兽。

刘封看道波涛汹涌的江水,瞬间豪气迸发取纸笔来!

亲兵们抬来的紫檀案几上,诸葛亮以指蘸茶,褐色的茶汤在案面蜿蜒成奇特的阵型——正是对岸曹军正在布置的连环船阵。刘封接过狼毫,笔锋在朱砂砚中饱蘸猩红的墨汁,第一笔落下时,江面突然跃起一尾赤鳞鲤鱼,溅起的水珠将宣纸上的字染得如同泣血。

金戈映月!刘封的吟诵声惊动了船舷边的水鸟。对岸适时传来震天的号子声,曹军士卒正在曹操的指挥下,将几艘艨艟用铁索相连。铁链碰撞的铿锵声与诗人的吟诵奇异地交织在一起。

江风在这一刻骤然转向,强劲的江风卷起案上墨迹未干的诗卷,如同火凤展翅般扑向对岸。刘封的吟诵声随着风势愈显豪迈:

金戈映月,征战几秋?

似江上浪,奔涌难收。

烈酒入喉,豪气未休;

何以壮怀,唯倚吴钩。

对岸的庞统似乎感应到什么,手中羽扇突然指向东南,解下腰间鎏金酒葫芦,仰首饮尽。当第三句烈酒入喉响起时,庞统突然将空酒葫芦抛入江中,葫芦顺流而下,在江心打着旋儿。

玄甲映日,壮志萦怀;

为酬父志,血战未怠。

铁马嘶风,踏碎蒿莱;

我有雄师,箭啸弓开。

笔走龙蛇间,玄甲映日四字在朝阳下熠熠生辉。

铁马嘶风!刘封的笔锋突然变得凌厉,墨迹力透纸背。仿佛呼应般,赵和率领的骑兵队恰在此时抵达江岸,战马的嘶鸣声穿透晨雾。铁蹄踏碎岸边的芦苇,惊起更多飞燕。

当吟到箭啸弓开时,黄忠的弓弦无风自鸣。老将军眼中精光暴射,一支鸣镝箭破空而出,将掠过江面的双燕钉在对岸的桅杆之上。箭尾的白羽仍在颤动,燕血顺着桅杆滴落在曹军旗帜上。

寒刃如霜,岂容敛芒?

愁绪满膺,剑鸣欲狂!

千里荆楚,故土难忘;

促膝长谈,共话沧桑。

诗至此处,江面突然掀起巨浪。刘封的佩剑在鞘中长鸣,仿佛感应到主人澎湃的战意。促膝长谈,共话沧桑。余韵还在江面回荡,诸葛亮手中的羽扇突然顿住。一片鹤羽飘落,在茶汤上激起细微的涟漪——恍惚间,他仿佛又看见那个飘雪的隆中冬日。

“星垂赤壁,战船如林;

绕阵三巡,谁可同心?”

山不辞石,海纳千浔;

皇叔弘毅,将士归心。”

当吟到“战船如林”时,庞统的白袍在晨风中翻飞如鹤,他跟随曹操走过水军大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