蒋干还欲辩解,周瑜已拂袖转入后帐,只留下满帐肃杀之气。侍卫们不由分说,架起蒋干就往外走。就在这电光火石间,谁也没注意到周瑜转身时,嘴角那一闪而过的冷笑。
夜色如墨,蒋干在军士护送下来到西山背后一处僻静草庵。庵前古松盘曲,月光透过松针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。两名军士抱拳告退:先生且在此安歇,有事尽管吩咐。蒋干勉强点头,目送军士离去后,颓然坐在蒲团上。庵内烛火摇曳,映照着他阴晴不定的面容。
周瑜如此戒备,我该如何完成丞相嘱托?蒋干喃喃自语,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。窗外虫鸣阵阵,更添心中烦闷。他起身踱步,忽觉胸中郁结难舒,索性推门而出。
时值仲冬,夜空澄澈如洗,银河横贯天际。蒋干信步庵后,忽闻朗朗书声自山岩畔传来。循声望去,但见几椽茅屋隐在松竹之间,窗纸上透出昏黄灯光。他蹑足走近,透过窗隙窥见一青袍文士正秉烛夜读。那人眉目疏朗,腰间悬一柄古剑,案头摊开的赫然是《孙子兵法》竹简。
此等人物竟隐居荒山,必非凡俗!蒋干心中暗喜,整了整衣冠,轻叩柴扉。
何人夜访?屋内传来清越嗓音。门开处,那文士手持烛台,广袖当风。月光下可见其额角宽广,双目如炬,虽布衣草履,却自有一股凌云之气。
蒋干深施一礼:在下蒋干,冒昧打扰先生清修。
原来是子翼先生。对方还礼,嘴角含笑,襄阳庞统,字士元,在此暂居。
草屋内陈设简朴,唯书卷满架。庞统添茶让座,茶香氤氲中,蒋干试探道:莫非是与诸葛孔明齐名的先生?
庞统笑而不答,反问道:子翼不在曹营效力,怎会夜宿西山?
蒋干叹息:周瑜气量狭小,因前事耿耿于怀,将我软禁于此。说着偷觑庞统神色,以先生大才,周瑜竟不能容?
庞统突然冷笑,袖中取出一卷竹简掷于案上,周瑜自恃江东俊杰,见我献策不用,反生猜忌。如此器量,岂是明主?
蒋干拾起竹简,见是《江东军政弊论》,其中字字见血,直指周瑜刚愎之失。他心跳加速,压低声音道:曹丞相求贤若渴,若先生不弃,干愿为引荐。
庞统目光闪烁,忽起身推窗望月:星象示变,紫微暗弱。看来……他转身直视蒋干,今夜便是离江东之时。
蒋干大喜:先生当真?
周瑜耳目众多,迟则生变。庞统迅速收拾书简,取墙上宝剑,我等既然已经决定离开,立马就走,如果晚了被周瑜察觉,恐有性命之忧。
二人悄然下山,夜露打湿衣襟。山路崎岖,庞统却健步如飞,显是常走此道。将至江边,忽闻巡更梆子声,二人急隐入芦苇丛中。待巡卒远去,蒋干已惊出一身冷汗,庞统却从容如故。
寻得小舟,随从轻点竹篙,扁舟如叶滑入江心。蒋干回望渐远的江东灯火,忍不住问道:先生既知天象,不知曹刘之争……
嘘——庞统手指轻抵唇前,眼中映着粼粼波光,江风送爽,何不谈诗?随即吟道: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。绕树三匝,何枝可依?
蒋干愕然,忽觉此诗暗藏玄机。正待细问,却见庞统已负手而立,衣袂翻飞如展翅之凤,凝望北方再不言语。小舟破浪而行,在江面划出一道银亮的水痕,直指江北曹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