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章 愿打愿挨(2 / 2)

帐中顿时议论纷纷。老将程普捻着花白胡须沉吟不语,凌统、潘璋等年轻将领则已按剑而起。就在此时,帐门处传来一声冷笑。

三个月?便是三十个月粮草,也不过是坐以待毙!

众人回首,只见黄盖披甲未戴盔,斑白鬓发散乱,左手按着佩剑大步踏入。他腰间悬挂的青铜虎符随着步伐铿锵作响——这是孙坚时代留下的信物。

周瑜眯起眼睛:公覆此言何意?

黄盖径直走到沙盘前,一掌扫倒象征曹军的黑旗: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!若本月不能破曹……他突然拔剑劈开沙盘中的长江水道,不如依张昭之言,北面降曹!

放肆!周瑜拍案而起,案上砚台翻倒,墨汁泼溅如血。帐外武士闻声涌入,刀戟寒光瞬间充满军帐。

周瑜剑指黄盖:本督奉主公之命统率三军,尔敢乱我军心?他猛地掷下令牌,推出去斩了!

黄盖反手将佩剑插在地上,震得剑穗上系着的三枚铜铃叮当作响——这是当年孙策亲赐的荣耀。老夫随破虏将军(孙坚)征战时,你尚在舒城玩泥巴!他一把扯开衣甲,露出胸前狰狞的箭伤,这处建安四年为救吴侯(孙权)留下的伤,可还认得?

军帐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。黄盖被两名虎贲卫按跪在地,老将军倔强地昂着头,帐外传来士卒们急促的呼吸声——谁都不敢相信,三代老臣竟要被推出辕门问斩。

且慢!

周泰突然从武将队列中冲出,九江水贼特有的青铜臂钏撞得叮咚乱响他单膝砸在青砖地上,抱拳时臂甲与胸铠相撞,发出的清响。

都督三思!黄老将军随破虏将军开疆拓土,事江东三代,还请都督能够宽恕。

帐角阴影里,蔡中、蔡勋兄弟交换着眼色,像两条嗅到血腥的鬣狗。

好个九江贼!周瑜突然暴起,腰间玉珏撞在案角碎成两半。他抓起令箭筒劈头砸下,竹简在周泰额前爆开,一道血线顺着鼻梁滑落。你也配谈东吴体统?都督的声音里带着奇异的颤音,像是绷到极致的弓弦。

拖出去杖二十!周瑜的怒吼震得帐幔颤动。当武士架着周泰退出时,老将程普注意到周瑜袖中右手正死死掐着左手虎口——这是都督极力克制时的习惯动作。

帐外杖声沉闷如雷,行刑到第七杖时,老将程普突然扑到帅案前,花白头颅重重磕在青砖上。接着是韩当、凌统……转眼间帐中跪倒一片,甲胄碰撞声如金戈铁马。

都督,黄盖虽罪当诛,但大战在即,请都督能稍有宽恕,先记他的罪。等大破曹军之后,再斩他也不迟。

周瑜背过身去。晨光透过帐隙,在他银甲上割出细碎的光痕。没人看见他喉结剧烈滚动着,像是吞咽着某种比胆汁更苦的东西。

报——二十杖毕!

亲兵的喊声惊飞江畔水鸟。周瑜转身时,帅案下的地衣已被他靴跟碾出蛛网般的裂痕。他盯着周泰被拖回时在地上拖出的血痕,突然冷笑:既然都要求情……银甲袖口突然溅上几点猩红,原来是指甲已掐入掌心。

若非众将求情,立斩不赦!今日暂留你项上人头!周瑜剑穗滴血,声音淬冰:但死罪可免,活罪难逃。

周瑜剑眉倒竖,一掌劈裂案角:来人!拖去辕门——重杖一百!这声暴喝震得帐顶悬着的青铜灯盏嗡嗡作响,惊起帐外战马嘶鸣。

两名亲兵应声而入,甲叶碰撞声如金铁交鸣。黄盖猛力挣开束缚,自己扯开战袍露出伤痕累累的脊背:老夫纵横江东三十载,何须尔等动手!斑驳的旧伤在晨光中宛如浮雕。

行刑!

当黄盖被剥去上衣按在刑凳上时,老将背上纵横交错的伤疤令行刑士卒都为之迟疑。第一杖落下,黄盖的指甲已在刑凳上抠出五道血沟,却始终紧咬牙关,唯有花白胡须不住颤抖;第十杖时,黄盖咬住的木棍应声而断,鲜血已顺着凳脚蜿蜒成溪;待到三十杖,观刑的凌统突然发现——周瑜背对众人的肩膀正在难以察觉地颤抖。

报——五十杖毕!

程普趁机扑到血泊前:都督!黄盖年近六旬……话未说完,周瑜突然转身,众将惊见都督眼中竟有血丝密布。

鲁肃突然发现周瑜的剑穗不知何时已绞成死结,都督的指尖正微微痉挛。当众将再次跪求时,周瑜突然拔剑斩断半幅帐幔:剩下的五十杖——剑尖指着黄盖血肉模糊的后背,且记在这老匹夫的脊梁上!再有下次——,数罪并罚!随即压低声音对亲兵道:速送黄老将军去帐中,请军医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