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水军困境(2 / 2)

训练很快展开。每天清晨,甘宁就带着几个年轻人驾着小船出江,教授他们观测水文、辨别风向。而其他将士则在岸上操练弓弩,刘封特别强调:在船上站不稳,就先在陆地上练准头!

一个月后的校阅场上,关平已经能够熟练指挥小船变换阵型;黄叙发明的让普通士卒在摇晃的船上也能稳定射击;就连年纪最小的甘瑰,也能在湍急的江流中驾船如飞。

刘封站在点将台上,望着正在操练的将士们,对身旁的诸葛均低声道:现在我们是比不过江东水师,但总有一天……

江风送来战船上的号子声,年轻的将领们站在船头,衣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。在这长江之畔,一颗颗水战的种子正在悄悄生根发芽。

世人常道黄祖无能,说他贪财暴虐、刚愎自用,是个庸碌之辈。可细细想来,此人能以区区两万兵力,硬生生挡住江东孙氏十余年的猛攻,射杀孙坚,熬死孙策,让孙家父子三人吃尽苦头。或许他不是个仁德之主,但绝不能说他是无能之将。

刘封站在江夏城头,望着远处滚滚长江,心中不禁感慨。黄祖虽败,却也让江东付出了惨痛代价。而如今,自己坐镇邾县,面对的同样是虎视眈眈的孙氏——只是这一次,江东的猛将,却未必全为孙权所用。

这一日,亲兵匆匆来报:“公子,城外有一少年壮士,自称庐江丁奉,特来相投!”

刘封闻言,眼中精光一闪。丁奉之名,他早有耳闻——此人乃东吴十二虎臣之一,年少骁勇,智勇兼备,在三国后期更是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。如今竟来投奔自己?

他当即亲自出迎,只见城门外立着一员少年虎将,约莫十七八岁年纪,身形魁梧,眉宇间透着一股锐气,虽衣衫简朴,却掩不住一身悍勇之气。

“丁奉拜见刘公子!”少年抱拳行礼,声音洪亮。

刘封上前扶起,笑道:“壮士远来,刘封不胜欣喜!不知为何投我?”

丁奉沉声道:“奉祖居庐江,世代受陆氏恩惠。可恨孙策攻破庐江,陆氏一族死伤殆尽,此仇不共戴天!公子乃汉室宗亲,仁义之名远播,奉特来相投,愿效犬马之劳!”

刘封心中暗喜。他早知丁奉与江东有仇,却没想到竟因自己名声在外,引得这位未来名将主动来投。看来自己这些年的经营,终究没有白费。

“好!”刘封朗声道,“得壮士相助,如虎添翼!”

回到府中,刘封暗自盘算。江东十二虎臣,如今已被自己挖来两员——甘宁、丁奉,而且皆是其中的佼佼者。若孙权知晓真相,怕是要气得吐血。

不过,丁奉虽勇,终究年少,尚需磨砺。刘封思忖片刻,决定将他安排到甘宁麾下。甘宁悍勇善战,又熟悉江东水战之法,正是丁奉最好的老师。

“丁奉,你暂且跟随甘宁将军,习练水战之策。”刘封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他日建功立业,必不负你一身本领!”

丁奉抱拳应诺,眼中战意熊熊。

数日后,刘封亲临水寨,见甘宁正操练水军,丁奉亦在其中,手持短刀,与士卒搏杀,动作迅猛如虎。甘宁在一旁指点,时而喝彩,时而纠正。

刘封微微一笑。丁奉天赋极高,如今又有甘宁调教,成长速度必然远超历史轨迹。假以时日,必成自己麾下又一员大将。

“公子!”甘宁见他到来,大步上前,“丁奉这小子不错,是个好苗子!”

刘封点头:“好好栽培,他日必成大器。”

甘宁咧嘴一笑:“放心,某家定将他磨砺成一把利刃!”

江风拂面,战船列阵。刘封望着浩荡长江,心中豪情顿生。

江东十二虎臣?

未来,肯定要改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