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备听完大笑,心想:这与比之前子瞻、元直说的更明确,更有操作性。遂起身拱手说道:“听先生一席话,茅塞顿开,使我如拨云雾而睹青天。但是荆州刘表、益州刘璋,都是汉室宗亲,我怎么忍心谋夺他们?”
诸葛孔明暗道:“刘豫州果然仁德之士,我辈之楷模,是我的明主啊。”
“我对星象略有所得,前段时间夜观天象,刘表将不久于人世;刘璋不是贤明的君言,不能够长久,我想不久之后必定会为将军所得。”
刘备听闻后,又是一顿拜谢,然后顺势拜请道:“想我刘备半身蹉跎,至今无所作为,唯有呕心报汉室,虽然略有薄名,但是却少有贤者支持,希望先生不要嫌弃我,能够出山相助我。我将恭敬地听从你的明智的教诲。”
孔明推辞道:“我于山间耕种,乐在其中;懒于应付世间事务,恕我不能奉命。”
刘备哭道:“先生不是为了我出山,而是为了天下苍生而出。请先生为天下苍生考虑!”说完,泪水沾满了袍袖,衣裳上面全部都湿了。
孔明推阻再三,见刘备心诚意坚,却是不忍心再拒绝,说道:“既然刘豫州不嫌弃我才疏学浅,我愿意效犬马之劳。”
刘备听闻,大喜。立即命令关羽、张飞抬了礼物进来。孔明坚持不受:“臣无功不受?。”
刘备说道:“这不是请贤者出山的礼物,只是刘备的一点心意。”孔明才勉为其难的收了下来。
众人谈了许久,太过入神,却是没有注意天色,待到一看,夜色早已降临。于是诸葛亮安排了饭菜,众人都在卧龙山庄中宿了一夜。
第二日一早,众人出了山庄。诸葛亮对弟弟诸葛均说道:“子正,我受刘皇叔盛情相邀,不得不出山相助。你可以在山庄中守好家业,不要将田地都荒芜。待到他日我助言公成功时,就会回来隐居。”
刘备站在旁边说道:“不如请子正先生共同下山,共襄大业。”
诸葛均却是说道:“谢过皇叔,我不通文武。却是对封公子的造纸、印刷之术颇感兴趣,待得有机会请皇叔引荐于封公子。”
刘备喜道:“子瞻经常说忙不过来,不如子正与我一同离去,待得我修书一份,你前去邾县如何?”
诸葛均拱手道:“谢过皇叔,皇叔与兄长先行,待我安排好庄中事宜,就前去新野。”
诸葛亮立在一旁开始时略显惊讶,然后了然于心。心想,子正自小就与我和大哥不一样,尤其喜欢机关奇巧,尤为崇尚墨家。对自己岳父黄承彦家收藏的《考工记》爱不释手,自己也是希望弟弟能够学有所得。
刘备等人辞别了诸葛均,与孔明一起回到新野。徐庶见同窗好友也归于主公后,尤为大喜。
刘备拜诸葛亮、徐庶为左右军师,以二人为左右臂膀,终日一起讨论天下大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