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 锦帆欲走(2 / 2)

甘宁闻言停下,暗思:也好。素闻刘封豪爽过人,任气节,内行修絜,是为可交之人,待过几日再去投江东,却是心中已打定主意要去投孙权。

刘封引甘宁进入厅中,遣散众人,只留赵和、关平、黄叙、夏候几个心腹之人于厅中,安排了酒食。甘宁得知刘封也是才刚刚到民邾县,召集县中诸吏,还没来得及议事,就遣回了众人,专门接待自己,甚是感动。

“请饮。”酒杯倒满了酒水后,刘封拿起酒杯,笑着对甘宁道。

“请。”甘宁也拿起了案上的酒水,众人仰头同饮。

酒酣之际,甘宁叹道:“可叹我甘兴霸,学得武艺,愿学有所用,不想那刘表、黄祖屡次有功不赏。日月流逝,人生几何?”

想当年在益州的时候,他少有气力,好游侠。成群结队,携弓带箭,头插鸟羽,身佩铃铛,四处游来荡去,好不自在。

与人相交,如果礼节有加,甘宁便倾心相交,可以为他赴汤蹈火;如果礼节蔑视于他,甘宁便放纵手下抢掠对方资财,甚至贼害官长吏员。

所以凶名在外,没有人敢对他不恭敬。

后来研读诸子百家之说,性子沉稳了下来,就想着建功立业。就投奔了刘表,打算在乱世建立一番功绩。但是在荆州却没有人赏识他,无人用其能。

见甘宁感叹人生,刘封乘机说道:“不知甘将军有何打算?”

甘宁说道:“我意投江东,听人说孙权在江东招延俊秀、聘求名士,鲁肃、诸葛瑾等始为宾客。”

历史上甘宁投江东之前被黄祖任命为邾县长,可能也是因为其人到了邾县后发现刘表已经安排了官员上任,愤怒之下才投了江东。既然自己来了,肯定不能让他投奔东吴,日后,自己就多了一个敌人。况且甘宁精通水战,蜀汉精通水战的人较少,未来蜀汉的统兵大将,自己怎么能将他放跑了?

刘封说道:“曾听闻,前番将军射杀孙权的大将破贼校尉凌操,其子凌统子承父业为破贼都尉,曾多次放言要为父报仇,如果将军去投,岂不是送货上门,恐有性命之危啊。”

甘宁愣了半响:“当日黄祖大败,宁带兵断后。射杀了凌操,保全了黄祖的性命,立下大功,可惜黄祖仍不能重用我。今日想投奔江东,却因当日之事,断了途径。如之奈何?”“战场刀剑无眼,孙权当世人杰,必不会因此事而恶了我吧?”

刘封见甘宁神色动摇,趁势再劝:

“孙权可能有此胸怀不假,但是其麾下众将必不会放过此事,孙权恐不会因你而违了麾下众将心意。”

“兴霸将军,江东虽强,但孙氏根基尚浅,周瑜、程普等人皆世家出身,未必容得下将军这等豪杰。而我父刘备,出身寒微且为大汉皇叔,最重英雄,关、张、赵皆草莽豪杰,皆受重用。将军若去,必得厚待!”

甘宁沉默片刻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铜铃,似在权衡利弊。

“刘玄德之名,我亦有所耳闻。” 他缓缓开口,“但他如今不过据新野小城,兵不过数千,如何能与孙权、刘表、曹操争雄?”

刘封微微一笑,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:

“将军此言差矣!昔日高祖不过一亭长,光武亦曾寄人篱下,然终成大业。我父虽暂居新野,却得荆襄士民之心,徐元直等智谋之士相继来投,居新野以待天时,金麟岂是池中物,一遇风云便化龙!将军若去,必为股肱之臣,他日功成,岂止一郡之守?”

甘宁眼中精光一闪,似被刘封的话所触动。

刘封趁热打铁:“刘荆州年迈病重,长子柔懦不足立事,少子年幼,均不足以成事;刘荆州欲废长立幼,不久必定生乱。到时候荆州除了我父亲无人能主持大局,还请将军相助一二,以待天时。”

甘宁暗思道:刘豫州父子皆为人杰,未必不能成就大业,子瞻待人以诚,必不会骗我。江东是不能去了,刘子瞻为刘豫州嫡长子,文武双全,不如投了刘子瞻,随他做那从龙之功,他日必可不居于人下。

甘宁千回百转,猛地抬头,目光如炬,终于下定决心,推案向刘封躬身施礼。“愿追随公子。好!刘公子所言极是!宁不才,愿随公子投奔刘皇叔!”

刘封连忙起身,双手扶起甘宁:“喜得将军,万里大江均可纵横矣,我父大业可期!我立即修书给父亲,引荐将军。”

甘宁闻言大喜,他本来只指望在刘封帐下听令,没想到刘封会直接将他推荐给刘备。此等气度哪是刘表、黄祖能比的。“多谢公子提携。宁若有寸进,必不敢忘公子大德。”

刘封即刻修书给刘备叙述了甘宁的情况,并报了平安,连夜使人投新野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