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结庐而居(2 / 2)

刘备摇摇头暗思:原来是求医的,怎么还求到州牧府了?刘封目光落在阶下那名少年身上,这少年的年龄不大,约莫八九岁,只是少年的脸色,略显苍白,很是干瘦,给人一种病怏怏的感觉。又听那汉子自称黄某人,想到莫非是那黄忠父子?

刘封拽住刚想跨进州府大门的刘备:“父亲大人,前日请了张神医为母亲看病,要不回头带这位小兄弟回去,请神医诊断一二?”刘备一愣:这孩子莫不是看那小孩与他年龄相仿,动了恻隐之心?小孩心性,州牧府中的事哪事自己能多事的?只因儿子失而复得,不忍心抚了他的心意。点点头转身道:“这位兄台,我家中请了神医为内人治病,兄台若不嫌弃,与备一同回去,到时候请神医为令郎诊断?”

黄忠长揖道:“谢过使君,我与犬子在府外候着。”复又向刘封拱手道:“谢谢公子。”

宴后,刘备、刘封带黄忠父子来到新野请张机为黄叙诊断,医圣出手相当不凡。原来黄叙生得也不是大病,只因出生时体弱,如果小的时候,用药膳养着,多锻炼身体,也能恢复,不至于现在这样病怏怏的,但黄忠夫妻认为儿子身体薄,得用药纠正,哪知是药三分毒,不断的用药,药物在体内越积越多,导致身体越来越虚。得医圣行针半旬,每日不断,然后再以药膳调养,而且黄忠的基因也强大,也慢慢的恢复了。

黄忠,字汉升,刘表出任荆州牧时被任命为长中郎将,与刘表从子刘磐共守长沙攸县,剿灭山贼水匪多有战功,只可惜现今上升通道为世家大族所把持,其人又不会逢场作戏,且为其子拖累,也是家贫少金无法打点上官,虽多有战功却仍为那攸县一地之守将。

后因儿子黄叙,年幼多病,一直不曾根治。所以挂职带着小黄叙四处求医,但时至今日,也未曾治愈病症。后来托刘磐的关系请得州牧府中的医师为黄叙看病,不想那府中医师平常多为达官贵人看病,虽碍于刘磐公子的面子为其看病,却不甚用心,看了几次过后就推拖再三,才有刘封之前州牧府门前一幕。

黄忠双臂膂力惊人,善使一柄六尺长刀,名为赤血刀,弓箭射术天下无双。赤血刀其重不下于关羽的青龙偃月刀,在他的手中,也是犹如臂使,非常轻松。关羽、黄忠均是用刀高手,二人经常切磋,马上马下经常杀得难分难解,以关羽的高傲也不得不佩服其武艺,常叹道天下英雄何其多。

刘封也趁机和二叔灌输了天外有天、人外有人一系列的心灵鸡汤,想潜移默化的改变他傲骨天生、藐视士人的性格。

刘封与关羽相处,也发现这位二叔虽然高傲,但是也没有后世所说的那么夸张,也没有视天下如无物,相处一段时间后也渐渐有了些许明悟。

今日之关羽,并不代表是将来之关羽。现在的关羽只不过是落魄刘备的一个部将,刘备兵不过三千,文臣武将不过数十,他有什么藐视天下的资本。绝对不是来日那个独领半个荆州、水淹七军七军的上将军。那个时候的关羽,确实有资格笑傲天下,有资格轻视天下,但是现在的关羽没有。

现在关羽虽然有些许高傲,但是却不自大,他也没有狂傲的资本。性格是天生的,但是环境更能够改变性格。以后的关羽是因为手中权利过大,蜀汉集团中可以说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,那段特殊的环境下一人独对曹、孙,大败曹军、孙权的示敌以弱造就了他目无一切的性格。其实他虽败荣,想想他手下大将不过关平、周仓,以半个荆州之地独抗曹、孙,就算没有糜芳、傅士仁等反叛之流也守不了太久。

刘封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潜移默化的改变二叔的天生傲骨、三叔的暴躁,避免以后的悲剧的发生。

后来的事就简单了,刘备请张机为黄叙治好了病,黄忠感刘备父子之恩德,直接拜刘备为主,黄叙也就成了刘封的小跟班。刘备得知黄忠的本领后,直夸刘封是他的福星。

刘封府前这一拽,拽来了日后的神箭将军。当张机拔出黄叙体内最后一根银针时,黄忠这个铁打的汉子,哭得像个孩子。

刘封来到新野后,见到父亲麾下众臣的子侄,心想蜀汉后期失败,主要的原因也有后继无人,蜀汉本来人才就不如魏、吴,能者多劳,整天忙碌、长年在外,哪有时间教授自己孩子?一众官二代中最出色也就是关平,其武艺不下于其父,最后战死于荆州,那关兴、张苞、张绍也颇有成就,但也相距甚远,赵统、赵广之流都没有打起个水漂,白浪费了自家的好基因。

新野也就这么大点,刘封结庐而居期间,众小经常来陪他,众人经常比试武艺,偶尔请众位叔父前来传授兵法、武艺,新野就这么大,又有多少事务?以都是自家子侄,众人也乐得传授。其间刘封“少年强则国强的思想”也引起众人的深思,只是之前的颠沛流离,保住命就不错了,哪有时间细想?现在在新野还算安稳,越发重视自家孩子的教育,。

一番下来,众人的兵法、武艺肯定不下于历史上,就赵和(是根据地方志,赵云的女儿嫁给关平,生了关樾,说明赵云早妻是有妻子的,可能是乱世之中去世,儿子也可能是在这过程中过世,根据和谐统一取名,符合赵云忠君爱国的思修,假定是三国演义中新野撤退过程中死亡,现因刘封重生改变了命运?)的武艺也不差关平多少,毕竟基因摆在这,只是历史中处于温室中,也少有机会得到父亲的教诲,导致泯灭于众人。关兴、张苞、麋威、黄叙等人年岁虽小,但也跟个小老虎似的,不坠父辈名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