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都市重生 > 归处是长安 > 第32章 钟楼下的暗战(上)

第32章 钟楼下的暗战(上)(2 / 2)

他负责整体介绍和项目理念,声音沉稳有力,逻辑清晰。他从自己与“德庆班”的结缘讲起,谈到对非遗传承困境的思考,再引出项目的初心和愿景——“不是简单的符号挪用,而是深度的价值转化和情感连接”。没有华丽的辞藻,只有真诚的讲述,却格外能打动人。

接着,秦望舒接棒,用她考古学者特有的严谨和条理,详细阐释方案的文化内核、设计思路和可行性分析。她引经据典,数据翔实,将专业性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尤其是讲到互动体验环节的设计时,几位评审明显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。

陈述完毕,进入答辩环节。问题果然犀利而实际。有评审问预算控制,有问风险应对,有问长期运营计划。贾长安和秦望舒分工合作,应对自如,回答既体现了对项目的深刻理解,也展现了务实的态度。

然而,郑处长最后一个问题,却带着明显的倾向性:“你们的方案很有情怀,也很有特色。但是,艺术节是面向国际的大型活动,我们需要的是能够代表西安现代化、国际化形象的,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。你们这种偏重传统和手工艺的模式,会不会显得……有些小家子气?不够大气?”

这个问题相当尖锐,甚至带着一丝轻视。现场气氛瞬间有些凝滞。天艺传媒的代表脸上露出了看好戏的表情。

秦望舒的脸色微微发白,贾长安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。但他知道,此刻绝不能露怯。他深吸一口气,迎上郑处长的目光,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:

“郑处长,非常感谢您的问题。我认为,‘大气’不等于‘宏大’,‘国际化’也不等于‘去传统化’。西安之所以是西安,正是因为它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这是我们的根,也是我们走向国际最独特的优势。”

他顿了顿,声音提高了一些,带着一种自信的力量:“我们的方案,正是要展现这种文化自信!我们不是简单地复古,而是用当代的语言和审美,让古老的非遗焕发新的生命力。皮影戏的灵动,木版年画的质朴,这些蕴含了中国哲学和美学精髓的东西,本身就是世界级的艺术语言。我们相信,真正能打动人心的,不是浮于表面的炫技,而是植根于文化的深度和真诚的情感。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‘大气’和‘国际化’!”

一番话,不卑不亢,有理有据,既回应了质疑,又再次强调了自身方案的核心价值。几位评审微微点头,似乎表示认可。郑处长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,只是“嗯”了一声,示意答辩结束。

走下陈述席,贾长安的后背已经惊出一层冷汗。秦望舒看着他,眼中带着赞许:“回答得很好。”

“是我们一起准备得好。”贾长安松了口气。

接下来是天艺传媒的陈述。果然阵容豪华,ppt制作精良,大量运用了3d动画和虚拟现实技术展示效果,主打“沉浸式”、“元宇宙”等时髦概念,视觉效果确实震撼。他们的陈述人口若悬河,充满了商业化的激情和自信。

贾长安静静地看着,心中不得不承认,对方在包装和场面上的确做到了极致。这是一场“匠心”与“炫技”的正面碰撞。

所有陈述结束,评审们进入闭门讨论。等待结果的时间漫长而煎熬。贾长安团队和天艺传媒的人各坐一边,气氛微妙。刘明则坐立不安,时不时看一眼手机。

一个小时,两个小时……会议室的门终于开了。工作人员走出来,宣布中标结果。

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了过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