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都市重生 > 归处是长安 > 第5章 碑林的风骨

第5章 碑林的风骨(2 / 2)

这句话似乎说到了秦望舒的心里,她冰冷的眼神融化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暖意。“是的。重量。每一个字,都承载着书写者、刻工,乃至一个时代的信息。它们比任何史书都更真实。”

两人自然而然地并肩在碑林间漫步起来。秦望舒话不多,但每当贾长安对某块石碑流露出好奇时,她便能简洁精准地说出它的来历、价值,甚至背后有趣的典故。她的讲解不带任何煽情色彩,冷静、客观,却充满了力量。

“这块墓志,”她停在一块看似普通的石碑前,“主人只是个七品小官,生平乏善可贾。但你看这字迹,结构严谨,笔力沉雄,可见当时民间书风之盛,文化浸润之深。历史不只有王侯将相,这些普通人的痕迹,同样重要。”

贾长安若有所思。他过去的世界里,衡量价值的标准往往是金钱、地位、收益率。而在这里,在秦望舒的话语里,价值存在于一方石碑、一个字迹、一段被湮没的平凡人生中。这种视角的转换,让他感到新奇,也有些触动。

“所以,秦小姐认为,真实的历史往往藏在这些细节里?”他问道。

“历史没有‘往往’,”秦望舒纠正道,语气带着学者特有的严谨,“它就在那里,存在于每一个确凿的物证之中。我们需要做的,是摒弃主观臆断,尽可能地接近它,解读它。”她顿了顿,看向贾长安,“就像做你们那一行的,也需要基于数据和分析,而不是凭空想象,对吗?”

贾长安笑了,这是他来西安后第一次露出真心的笑容。秦望舒的类比很直接,甚至有些笨拙,但却奇异地拉近了两个看似毫无交集领域的距离。

“原则上是的。不过,资本市场里,想象力和故事有时候比数据更值钱。”他带着一丝自嘲。

秦望舒微微蹙眉,似乎不太理解这种逻辑,但也没有反驳。这时,她的手机响了,她看了一眼,对贾长安说:“抱歉,研究所有点事,我得先走了。”

“好,你忙。”

秦望舒匆匆离去,背影挺拔如松。贾长安站在原地,看着周围林立的石碑,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她带来的那种冷静、理性的气息。他与苏青瓷的相处是静谧的、带着试探的暖意;而与秦望舒的这次偶遇,则像一阵清冽的风,吹散了他心头的些许迷雾。

他在备忘录里记下:

“望舒。碑林偶遇。求真如执剑,风骨自凛然。理性之镜,可照尘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