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1章 庐江郡守将归降(2 / 2)

梁阔没急着回答,而是上下打量了自己的同乡陆昭一眼。

嗯,表情严肃,双眼炯炯有神,鬓角和头上都有些许白发,不过并不多。

思考的时候还是老样子,喜欢摩挲自己右半边的胡子。

总的来说,跟年轻的时候差不多,神采和动作都跟年轻啊没有半分差异。

真是难以想象,眼前这个人居然跟自己年龄相仿,不得不感慨人比人气死人啊!

说实在的,自己已经是个走路都要拄拐的老头了,能不能活过今年都是个问题,而眼前与自己同岁的老友居然还能披甲作战,作为一地守将护卫一方。

不行,心态有点崩了。

这两个人之间的差距也太大了吧!

梁阔一连咳嗽了好几声,才把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,说道:

“咳咳咳,陆兄啊,庐江郡的情况,咳咳,我,咳,都知道了。”

“不着急不着急,你慢点说,来,喝口茶!”

梁阔看着关切的陆昭,感动的同时也咬了咬牙,不行,自己是来劝降的,不拿出气势来怎么行呢?

于是他抬手拒绝陆昭的好意,像是想要证明自己没事一样大声说道:

“不用,不必了!我要说的是,陆兄这儿想必已经断粮了吧?”

陆昭放下茶杯,默默听完梁阔的话之后,喉结动了动没说话。

梁阔见到他这副模样,就知道自己猜对了。

于是他抓住机会,继续说道:

“陆兄啊,弟劝你一句,你作为将领守的是城,可城得有人才能守呐!”

梁阔往前迈了一步,大胆说出自己的推测:

“如今陈国出兵攻伐,而武国的援军却不知何时才能到来,等他们到了,这里早就成为一座死城了,不是吗?”

说话间,梁阔来到了武国将领陆昭的耳边,说道:

“并且啊,你麾下这五千弟兄里半数都是庐江子弟,你忍心看着他们都死在这吃人的疾病和饥饿之中吗?”

陆昭皱眉,搞了半天,你是来劝我投降的?

虽然你说的确实挺有道理,但是这可是乱世啊,武国和瀚国之间是敌对关系,我一个敌将直接投降是很掉价的,我得矜持一下才行!

于是乎,陆昭斩钉截铁地说道:

“我是武军的将领,守土是我的本分!”

陆昭猛地拍了案,案上的陶碗震得叮当响:

“你今日来此,就是为了劝我投降的?”

“不!我是为了这五千弟兄,也是为了城里的百姓来的。”

梁阔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和一块玉佩,递到陆昭面前,说道:

“大瀚的天子已经承诺,只要你们投降,那么瀚军绝对不会伤害一兵一卒,城里百姓所需的粮食和草药,我们也已经备好了,就在在城外十里的渡口,就连过冬的棉衣都运来了。”

随即,像是想起来什么似的,梁阔补充了一句:

“至于陆兄麾下的弟兄,愿意留下的可以编入瀚军,不愿留的,给足盘缠,让他们回到家乡,怎么样?”

陆昭盯着那张纸,指尖有些发颤。

他想起昨夜巡营时,看见伙房的老卒蹲在地上哭。

老卒的儿子也在军中,前日染了病没挺过来,他却连给儿子裹尸的布都寻不着。

他还想起城里的百姓,昨日有个老妇跪在营门外,求他放孩子出城寻口吃的。

那孩子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了,眼神却亮晶晶的,像极了当年逃荒的自己。

几十年过去了,这个世道还是这样悲惨。

听天幕的说辞,大瀚是个好去处,也是未来一统天下的势力,确实值得投效。

“陆兄,你还记得当年我们二人立下的誓言吗?”

梁阔的声音软了些,说道:

“那时我们说,当兵是为了让家乡的人能吃饱饭,能安稳过日子。现在,守住这城,却要让这么多人送命,这不是我们要的忠义。”

陆昭闭上眼,脑海里闪过阿福的笑脸,闪过老卒的哭声,闪过百姓们期盼的眼神。

他猛地睁开眼,眼底的血丝淡了些,伸手拿起案上的剑。

不是要出鞘,而是解了剑穗,放在梁阔面前。

“我降!”

他的声音有些沙哑,却很坚定:

“但我有个条件,必须让我麾下的弟兄先领粮换药,百姓们也得平安出城。”

梁阔看着他,眼眶红了,重重地点头:

“陆兄放心,弟以性命担保,瀚军绝不会从中作祟!”

第二日清晨,雨停了。

陆昭亲自打开城门,他麾下的士兵们列队迎接,所有人没有卸甲,却也没有拔刀。

城外的瀚军列着阵,主帅周幸亲自上前,对着陆昭拱手:

“陆将军深明大义,我等感激不尽。”

“久仰周将军大名,今日一见,果然非同凡响啊!”

“哈哈哈,陆将军过誉了,咱们先把粮食和草药运进去再说别的吧!”

“好,来人,过去帮忙!”

“是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