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啊?为什么?”
“大皇兄,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,解决出问题的人确实很容易,但是问题不会自己消失,只是被积压下来了而已,总有一天会爆发的。”
太子南宫准眨眨眼,问道:
“啊?这是什么意思?”
“额,我的意思是杀了顾望容易,但是很难说服他背后的顾家相信他死的这么蹊跷。”
“九弟你的意思是,留在顾望还有用?”
“差不多吧,顾望当政的时候可是带着顾家风光无两,就算顾家内部有些不同的意见,但他们毕竟是一个家族,并且从顾望身上获得了很大好处,整体上还是相信和支持顾望的。”
“我明白了,九弟你是说如果贸然把他杀了,还给不出一个合适的理由,那只是在给咱们大瀚挖坑而已,是这样吗?”
“没错!而且就算这次能杀了顾望,那之后呢?别的有些问题的人来投奔我们大瀚,也要把他们杀了吗?”
“嗯,现在我懂了,但是这事儿事关重大,九弟你动手之前还是跟父皇和丞相说一声吧。”
“好~”
“大皇兄相信我,我可是很有分寸的!”
“行,皇兄相信你。”
“嗯!那咱们这期天幕结束就去找丞相和父皇商量吧,我看天马上就要黑了,估计也要结束了!”
“行!”
【我们前面提到,这一次战役发生的原因是陈国的皇帝陈安得位不正,想要以此转移矛盾和树立起自己的威信。
毕竟他是通过弑杀自己的父亲和兄长上位的,这种方式实在是太过残忍,哪怕他的父亲和兄长行事不太像人,但他做的终究是有些过了。
所以这场仗他一定要打,并且要挑在吴国最虚弱的时候打,而吴国朝堂上,陆张两家清算顾家,掀起新一轮内斗的这个时机,对他来说恰到好处。
只是他没有料到吴国这一次的内斗会结束的这么快,几乎是他刚刚整顿好兵马,调集完粮草,准备出征的时候,吴国的内斗就结束了。
但此刻后悔也来不及了,箭在弦上不得不发。
所以最终还是要打,并且要以最快的速度打过去!
趁着吴国还没有从内斗的阴影当中恢复过来,要尽快取得战果,大不了取得一些战果之后跟吴国僵持着,也能借此机会树立自己的威信。
那么我们现在换到吴国的视角,这个时候的吴国朝堂只是通过分权和安抚士族的方式暂时稳住了,这种安慰仅仅停留在表面上,根本没办法应对大规模的外敌入侵。
另外,吴国的军事力量也不足,此时吴国的军事力量高度分散。
孙永自己掌握着一部分残军,鲁严掌握着另一部分残军,此前幸存的将领掌握着顾家的私兵和半数禁军。
以陆张两家为首的士族掌握着大部分私兵,还有一些小的士族手里也有一些私兵。
再加上吴国的将领虽然恢复了爵位,获得了一些朝堂上的官职,但是军队当中的指挥链已经断裂了,大量的宝贵的中层军官彻底断层,难以形成有效的战斗力。
所以军事上的弱势就迫使吴国向别人求援,而求援的对象就是大瀚。】
丞相赵伏:原来如此,原来事情是这样啊!
真是没想到,吴国的内斗居然激烈到了这种程度,把原本一个极其擅长对外征伐的国家变成了自保都困难的弱国。
真是可悲,可叹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