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章 紧锣密鼓(2 / 2)

幸运的是,佩里和他的工作人员都非常出色,英国的工作人员速度很快。”

沃利利用建造了两个130英尺高的天桥以放置大型灯光组的机会,向李元青展示英国工人的“高效率”。

李元青看着一群磨洋工的工作人员冷笑道。

“下次有机会让你们见识一下华国工人的速度。

他们能用更少的时间、更少的报酬取得更好的效果。”

华国工人卷得多。

他们连双休都可以不要。

英国工人可不同,剧组要是周末不放假,他们立马就能组织起人手罢工!

催促他们加快速度也要讲究方式方法。

要不然他们会告李元青这个外来户虐待他们。

这是他们长期与资本家斗争的经验。

在别人的地盘当然要守别人的规矩。

刨除掉双休。

剩下的日子里,李元青紧锣密鼓地解决了一系列细节问题,包括道具、化妆、烟雾、视觉效果预览、摄影机的运动系统、跟踪车辆,以及确认蝙蝠侠斗篷和头罩的颜色。

诺兰没敢拍板的细节,李元青全部都予以确认。

“就这么决定,一周内按照我说的全部完成。”

拍摄纪录片的摄影师卡迪,清晰记录下李元青的雷厉风行。

当然,他并没有武断。

做出的决定也是有依据的。

比如,按照好莱坞的一般套路。

拥有悲惨童年的主角,当他陷入回忆时,往往会套用一个“黄金岁月”滤镜,通常呈现金色或棕褐色。

诺兰有反驳意见。

但他只是将这个细节标注,没有下决定。

李元青听完众人意见。

当即选择改变,将滤镜光线变得更柔和。

“在韦恩成为蝙蝠侠之前,他在韦恩庄园有着优越的成长环境。

直到他的父母就被残忍地杀害,使他变成了一个愤世嫉俗的孤儿。

人物成长才发生转折。

所以,布鲁斯小时候的光线要柔和,比电影其他部分使用的补光要多一点。

这种更柔和、更顺眼的光线强调了那些童年的日子是他最快乐的时候。

当时他的父母都还健在,那也是哥谭市最好的时候。”

父母被杀后,韦恩的生活从此一蹶不振。

“这种变故也能体现在韦恩庄园的视觉呈现上。

当布鲁斯还是个孩子的时候,韦恩庄园是一个巨大的、奇妙的地方,他拥抱着它。

几年后,当他和阿尔弗雷德回到豪宅时,这里就要变成了一个阴森、压抑的地方。”

沃利建议道。

“我们能用长长的、像幽灵一样的床单覆盖所有的家具和绘画。

灯光也使用单色光,显得周围环境死气沉沉。”

“好主意,床单上也要落灰。

当掀开床单那一刻,家具和绘画会呈现突兀的一抹亮色。

这是因为它们长期未暴露在光线下。

但这抹亮色也要迅速消失。

就像布鲁斯的内心,一瞬间回忆涌上心头夹杂着曾经的美好。

可很快这份美好便烟消云散。

仿佛世间再也没有它存在过的痕迹。”

也正是在指导布景的过程中。

李元青一点点代入韦恩-布鲁斯的故事和他的心境。

这对他后续的拍摄起到了帮助。

他接着向沃利提出要求。

“我需要在摄像机后面创造出一个舒适区。

不需要多大,但必须让我能盯着监视器并和一百多号演职人员间隔开。

这样既不会给大伙造成压力,也会让我很舒服。”

沃利后来告诉记者。

就是在这个12英尺不到的范围内,李元青逐渐达到了忘我的境地。

“他是天生的导演,能和他一起工作是我的荣幸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