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章 青花瓷(2 / 2)

太俗了。

刘奕菲对李元青无限信任,她可以毫无顾忌的去唱,但杰伦不会。

让他唱这类庸俗的歌曲,杰伦会认为是在侮辱他,就像后来歌迷请他在演唱会上唱《学猫叫》一样,哪怕是花钱了的粉丝,杰伦也差点不想惯着。

既然俗的不考虑,那国风歌曲可不可以尝试一下?

比如《千里之外》?

念头刚起就被掐灭。

刘奕菲的奶音可完全比不上费玉清的歌声。

糟蹋了一首好歌,别说杰伦心疼,李元青自己这一关都过不去。

还是让费玉清安心看天花板吧。

边拍边想,直到收工。

李元青才决定要把《青花瓷》写出来。

词曲有水平,杰伦会同意合唱。

届时刘奕菲穿着旗袍,撑把油纸伞登台,必是端庄明艳。

观众听觉和视觉都得到了满足。

还有,这首歌是慢歌。

杰伦可以将语速放缓,也有利于他咬字清晰。

届时春晚节目组还有什么理由阻拦杰伦和刘奕菲登台表演呢?

杰伦最懂灵感创作不能中断。

在接近收工时,他就不再向李元青提出问题,因为他注意到李元青拿出了纸笔,在手里写着一些断断续续的文字。

一排一排搭配在一块。

杰伦一眼便能认出这是歌词。

用词很讲究,倒是让他想起了方文山。

杰伦心里想道。

“这世界果然还是公平的。

自己会唱歌和作曲,作词水平要比方文山差。

方文山顶级作词能力,唱歌作曲自然不是强项。

李元青会作词作曲,唱歌水平没有太突出,上次唱了一首《童话》,能表演,可他没打算出道歌手。

真要是让他把各项能力集齐了。

自己的地位怕是也要受到挑战了。”

真的要感谢刘奕菲。

她在台前当着大明星,替李元青过足明星瘾。

要是没有这样一个人,李元青自己走上台前,那歌坛和影坛都会迎来一个强有力的挑战者,再加上他身上还有导演天赋,手里有数不清的好莱坞资源。

真要是全部物尽其用,全亚洲乃至全世界娱乐圈,他能横着走。

此时此刻的李元青,心里没那么多纷乱杂绪。

趁着大伙收工吃饭,晚上布置会还没开之际,拿着草稿纸,一点一点补全《青花瓷》的词曲。

要不说杰伦的音乐天赋与生俱来。

仅仅是看了两眼,就跟上了李元青笔下补全的速度,直接加入了谱曲的过程。

“你这整首歌怎么没有4(fa)和7(si)?”

李元青解释道。

“我用的是中国古代五声制乐。

分别为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。

这其中便没有4(fa)和7(si)这两个音。”

李元青还举了几个例子。

《广陵散》、《高山流水》以及《梅花三弄》等经典曲目便是如此,这也被视作中国特色。

杰伦来了更多兴趣。

现场开始编曲,在脑海中将各类乐器音色进行筛选,找到适合的乐器。

很快,他那个专为音乐而生的脑子就想到了几款乐器。

中国传统的有,琵琶、笛子、古筝。

再加上西方的钢琴、小提琴。

用弹拨、打击和管乐等手段将其演绎。

整个过程酣畅淋漓,格外丝滑。

杰伦也没想到会和李元青有这般默契。

可惜吗?

不可惜,因为他是刘奕菲的专属创作人,而且自己也有了方文山这样顶级的合作者。

他只是感慨,这世上还有另外一个灵魂能和自己如此契合。

李元青看着杰伦的眼神,不禁打了个寒颤。

干什么?

杰伦现在应该在和蔡依林谈恋爱吧,眼神戏还是留给女朋友吧,反正李元青自认为无福消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