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大电影节之间的竞争很激烈。
争作品、争名导、争赞助、争曝光...
马可穆勒明年正式接手威尼斯电影节,任期四年,他要给自己的电影节主席生涯开个好头。
“元青,我能这么喊你吗?”
“可以,你是我长辈,喊我名字也是一种爱护。”
对马可这种中国通来说,他真的对华国人心理深有研究。
“华国电影与威尼斯电影节的不解之缘还源自上个世纪。
本世纪以来,只有田壮壮导演被我邀请去威尼斯,拿下逆流单元的奖项。
深厚的文化交流,不应该在你们这一代导演面前断绝。
所以,为了这份跨越国别的深刻友谊。
元青,你应该去威尼斯。
世界人民大团结嘛!”
接着,马可把头靠近李元青,示意他要说点“悄悄话”。
“Leslie是戛纳重点关注的对象,你和他同台竞技,天然不占优势。
来威尼斯,这里的文化口味不一样。
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,意大利人就是欧洲般中国人。
反正以我多年的经验来看,这句话是有道理的。
我能在华国大受欢迎,你的作品也能在意大利找到知音。
来这儿不亏的!”
暗示了吗?
好像什么也没说。
没暗示吗?
可他确实套了近乎。
李元青得承认,自己被眼前的小老头给拿捏了。
笑着点了点头。
“行,等我把成片做好,第一时间投递给威尼斯,倘若有幸能入选片组的眼,我愿意带着剧组与你相会在威尼斯!”
“哈哈哈哈!
求之不得!”
马可穆勒这次探班剧组并不是一个人,他还把妻子杜阿梅一块带了过来。
这名字一听,也是一个中国通。
更有趣的是,谢晋告诉李元青一个秘密。
“小杜这名字还是我当年给起的。”
杜阿梅笑着承认道。
“是这样的,老马当年之所以喜欢上华国电影,就是因为谢老的《红色娘子军》,可以说谢老是我丈夫老马的恩师,后来我嫁给老马,他请谢老为我取名,也因此,谢老还算我娘家人嘞!”
两个外国人,在《健听女孩》剧组里非常自在,他们能说中国话,能理解中国文化,还差不多有了“中国亲人”,这里说是他们半个家也不为过。
在探班过程中,马可两夫妻认真观摩了李元青的拍摄过程。
他们发现,李元青这种非北电或者非第五代导演教导出来的年轻人,从思想内涵到技术手法都有别于华国传统电影人。
他更注重将故事讲清楚,而非含蓄内敛,也不在意如何留白。
或者说,他就要通过故事把想讲的东西讲完,不会去考虑是否要用镜头语言将更深层次的内容补全。
马可回忆起当年侯孝贤拿金狮的情景。
“当时很多媒体人以为侯孝贤夺得金狮是我的功劳,甚至质疑是我在搞暗箱操作。
但其实当年全是评委谢老的手笔。
其他国家的评委理解不了湾湾历史上‘白色恐怖’时期的社会背景,他们只能看出这部电影的手法很高妙,但还是需要有一个中国来的老前辈、电影界的权威人士告诉他们其间的政治含义。
元青,你的电影好像不需要有什么人专门来讲解,我看着你已经拍摄的素材,便能感受到其中想要传递出来的感情。”
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。
隐晦表达深刻政治内容需要一个准确的讲解员或者参照系。